办好思政课 守好主阵地——我校推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3-25 16:49
  • 点击数:

自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我校积极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系列会议、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从狠抓队伍建设、提升课程质量、丰富育人形式、构建浸润学习等方面,求真铸魂提升育人实效,守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

undefined

引培结合、内涵发展,抓建设、强队伍。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学校在前期引进补充一批中青年思政理论课专任教师的基础上,持续狠抓队伍建设、谋求内涵发展。在人才引进方面,以“巴渝学者计划”“高层次人才招聘计划”等方式,引进巴渝学者讲座教授1名,中青年骨干博士若干名,进一步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实力。同时,还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培养力度,除继续实施“师徒帮带”制度帮助新进教师站稳讲台、从事科研外,在培训次数达年均1.5次/人的全覆盖基础上,加大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鼓励教师外出交流培训、进修访学。学校还坚持把抓好党建与教师培养相结合,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回忆入党初心”等活动,以自主学、辅导学、研讨学等多样方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回忆分享入党初心的形式重温教育报国情怀,进一步强化教师理论素养、坚定教师理想信念。目前,学校已初步立起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

做优集备、创新方法,提质量、谋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学校坚持做精做优思政理论课集体备课制度,由相应课程的教研部组织对课标、教材、教法等进行研讨打磨,参与人员基本覆盖走上讲台的八支队伍。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例,学校设置专门的“形势与政策”备课教师团队,集体研讨确定课程素材,并于每学期初召开集体备课会,包括学校党政领导在内的全部任课教师参与学习,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稳步提升。同时,学校还落实“手拉手”分片区集体备课机制,加入南岸区五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联盟,协办参加兄弟院校间的集体备课会,研讨交流教学改革的成果和经验。在探索教学改革方面,学校的思政理论课现已全部实现中小班教学,并且大部分思政课堂已将云教学手段融入日常教学中,增加了课前自测、课上互动、课后思考、评教反馈等环节,受到学生普遍欢迎,课堂抬头率、点头率明显提升。这些探索经验也为疫情防控期间保质保量开展“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奠定了基础。

走出课堂、丰富形式,增实践,重升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学校的思政课教师不仅站稳理论课堂,还拓展思政育人渠道,主动承担12个学生宿舍党员服务站理论宣讲导师职责,每月定期开展微党课,进行理论宣讲,如主动走进所对接的服务站,师生联动、齐学共进,讲红色故事、传革命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将理论宣讲与实践考察相结合,组织学生赴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开展特色思政课。学校现与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陶行知先生纪念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等多家单位签订校馆合作协议,共建实践教育基地,为思政课“走出课堂、生动起来”创新形式和丰富资源。2019年12月18日,学校以“历史长河中的初心”为主题,与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合作开展了每学期一季的分享课堂活动。此外,学校每年还组织实践教学汇报展演,鼓励学生采用节目展演、视频拍摄等形式汇报学习成果。通过走出课堂、多样实践等形式,学生的精神得到洗礼和升华,纷纷学习先进典型,践行初心使命,以组织读书分享、组建帮扶分队、定期志愿服务等方式,持续构建优良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

依托网络,打造精品,浸润学,不间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的重要一环。学校一直秉持“立德立心、明道信道、求真铸魂”的理念,着力打造和完善思政理论课“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的浸润式育人模式。为此,学校积极引入相关教学平台,利用与思政课相匹配的课程材料和课后习题等线上资源,根据学生的在线活跃度以及练习效果,督促学生的课外学习。在所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修课中,还引入“学习强国”平台,作为教学辅助资源,既提高了课程资源的时效性,保证了时政信息的权威性,也培养了学生关注时事的习惯,激发了学生的课外学习热情,下一阶段将会探索性扩展其课程引入范围。目前,学校也正在积极筹备思政理论课的慕课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精品课程,构建优质的网络课堂,确保思政理论课学习“不下线、不间断”,守好思政理论课主阵地,切实发挥好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作用。(文/赵军峰 图/新闻中心)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