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解读(第二级)

发布时间:2021-05-13浏览次数:


《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是国家对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合格要求,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法规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业教学相关标准制定,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和学生发展8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

专业建设和认证考查时,应依据专业认证的理念,将各项指标有机结合,主要从内涵解读、考查要点、佐证材料三个方面,综合评判“5个度的达成情况,规范和引导专业按照认证所强调的说、做、证一致性要求开展自评自建,实现内涵式发展。现从内涵解读、考查要点、佐证材料三方面对标准进行解读。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部分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对其余各部分起到引领作用。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注意其内容与毕业要求的相互衔接。本部分考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二是专业培养目标内涵界定的科学性;三是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评价和修订情况。具体包括目标定位、目标内涵和目标评价3个二级指标。

1.1[目标定位]

培养目标应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落实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

内涵解读

目标定位是确定目标内涵的重要依据,对毕业要求产生着重要影响。目标定位要说明专业为什么区域、什么类型的学校、培养什么层次、什么类型的教师,即明确以青少年发展与教育领域为服务面向,系统设计立足小学教育实际、符合国家、地区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的专业服务面向与人才定位。本指标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正确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应有准确的定位,符合专业教育要求和基本规律;要有明确的依据,改变脱离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实际的弊端,符合国家、地区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对接毕业生服务区域的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体现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和改革要求;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符合学校的发展规划,依托学校的培养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一定的前瞻性。

考查要点

1.制定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时,必须对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等文件的相关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对基础教育改革和所服务区域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和论证。

2.专业培养目标有对接国家政策和所服务区域小学教师教育需求的相关条文,并在毕业要求中有明确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3.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办学定位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能够依托学校现有资源,突出小学教育专业办学特点。专业目标定位应为专业师生所知晓。

佐证材料

1.专业人才需求研究报告和毕业生服务区域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等相关材料。

2.专业建设规划、质量年度报告等相关资料。

3.学校近期发展规划、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等相关资料。

4.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果等相关资料。

1.2[目标内涵]

培养目标内容明确清晰,反映师范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体现专业特色,并能够为师范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

内涵解读

目标内涵直接决定着毕业要求的具体内容。专业培养目标是对专业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体说明,体现专业对于师范生培养理念的系统思考和深入认识。本指标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做到基本内容清晰明确,目标表述科学规范;要坚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则,遵循小学教师早期专业成长的规律,反映师范生毕业5年左右作为一个小学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要求,以及所能达到的专业发展成就;要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反映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要广泛听取本校师生、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使利益相关方能够理解并认同培养目标的制定原则和主要内容。

考查要点

1.小学教育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能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广泛听取本校师生、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对其基本内容和培养规格等进行认真的论证和设计。

2.专业培养目标能够准确反映社会发展对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基本内容符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做到言之有据,内容准确,表述清晰,并具有一定的自身办学特色。

3.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能够较好的衔接,体现师范生毕业5年后的专业发展成就,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中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4.专业培养目标应为专业师生所知晓,能够对培养目标的解释和宣传,利益相关方对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同情况。

佐证材料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论证材料。

2.专业人才需求研究报告、专业建设规划、质量年度报告等相关资料。

3.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果等相关资料。

4.利益相关方理解并认同培养目标的相关材料。

1.3[目标评价]

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内涵解读

目标评价体现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是对培养目标制定过程和质量的有效监控。本指标要求小学教育专业能够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合理性评价,分析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对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能够及时向相关机构和人员反馈评价结果,并按照规定程序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保证和不断提升专业办学质量,培养符合国家、地区中学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的小学教师;能够广泛邀请本校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用人单位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参与培养目标评价与修订,并提出合理意见。

考查要点

1.专业能够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基本内容进行评价,使之逐步得到优化和完善。

2.专业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建立起培养目标的评价与修订制度,形成利益相关方参与培养目标评价的机制。

3.专业培养目标评价和修订制度运行有序,做到专人负责、定期进行,能够实现对培养目标的及时调整与修订。

佐证材料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论证材料。

2.专业培养目标定期评估分析报告及相关资料。

3.专业培养目标评价和修订制度建立与运行的相关材料。

4.利益相关方参与专业培养目标评价与修订过程的相关资料。

二、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部分集中体现产出导向的基本理念,符合国家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是整个认证的核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专业应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表述明确、清晰,易于师生理解,在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中得到分解、落实,并能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本部分考查重点关注4个方面:一是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情况;二是专业毕业要求对国家规定的通用8条标准的覆盖情况;三是专业毕业要求的逐条分解与落实情况;四是专业毕业要求的逐条达成情况。毕业要求的具体内容包括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和学会发展4个维度,对应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和沟通合作8个二级指标。

专业应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并在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中分解落实。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涵盖以下内容:

践行师德

2.1[师德规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内涵解读

师德是教师工作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要求,是引领和指导师范生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和学会发展的第一素养。该指标对应培养目标中师德素质定位,从立德树人、师德规范、依法执教等多角度提出具体培养规格要求。

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以职业理解与规范为重点,系统构建正确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工作和自身修养4个领域的职业认知和规范养成体系;要立足知行合一,创设师德践行环境,创新师德养成路经、形式和方法,注重将师德认识内化为师德认同,转化为师德行为,帮助师范生成长为思想政治信念坚定、职业发展目标明确、具有立德树人理念、理解依法执教内涵,认同师德规范并能在专业实践中积极践行的新时代好教师。

考查要点

1.能立足专业特点,对该指标内容进行合理分解,从价值观、职业目标、道德认知、职业情感、行为规范等方面形成可衡量的指标点,论证与设计师范生师德素质养成教育体系。

2.以有利于师范生师德体验和行为养成为目标,加强师德教育课程的建设。师德教育课程能够较好的落实毕业要求的相关指标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效果明显,能够支撑师德素质养成教育体系。

3.采取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对师范生师德规范养成情况实施全方位严格评价,并对该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进行综合评价。

佐证材料

1.培养方案中关于师德规范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内容。

2.教师教育相关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相关教学内容、相关教学活动设计、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方案对师德规范培养要求的体现。

3.专业开展师德教育、法治教育和专业信念教育等方面情况的档案资料,学生参与情况记录,对学生参与情况的评价。

4.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发展情况的相关资料。

5.学生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情况,涌现的道德典型案例等相关资料,对学生活动情况的评价。

6.专业教育实习管理对师德规范的要求细则及校内外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师德规范表现的评定意见等相关资料。

7.学生遵纪守法情况。

8.专业对学生在毕业前后实施师德规范发展综合测评的标准、评定实施办法,评价结果及数据分析报告等档案资料。

9.师德规范培养达成评价证明材料和实施改进报告。

2.2[教育情怀]

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内涵解读

教育情怀是以情系学生、胸怀育人为标志的教师核心素养,是师范生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的心理保障。该指标对应培养目标中师德素养定位,聚焦促进学生成长,从职业理解、师生关系、自身修养等多角度提出具体培养规格要求。专业毕业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能够正确认识小学教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理解其专业性的要求,愿意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立志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专业毕业生养成较好的职业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能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于为学生成长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底蕴和艺术素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情感丰富,做到为人师表。

考查要点

1.专业毕业要求中教育情怀指标对认证标准毕业要求中相应指标的覆盖情况,及其对应专业培养目标相关定位的支撑情况。

2.以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职业理想,以专业认同和体验形成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为重点,专业对教育情怀指标进行合理分解,形成可学习、可教学、可衡量的指标点。

3.将教育情怀养成有机纳入重综合、重体验、重践行的师德养成教育体系。

4.支撑教育情怀养成目标,探索构建职业理想与专业认同、师德情感陶冶与人文科学修养、教育实践与爱生体验相结合的模块课程。

5.注重采取适应教育情怀养成特点的多样化途径和方式。

6.将教育情怀养成要求纳入师德质量标准。综合考核毕业生教育情怀养成达标情况。

佐证材料

1.培养方案中关于职业认知和综合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内容。

2.教师教育相关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在课程目标、相关教学内容、相关教学活动设计、课程学习的评价方案中对职业认知和综合素养教育培养目标的体现。

3.专业开展专业信念教育、优秀小学教师榜样教育等方面情况的档案资料,学生参与情况记录,对学生参与情况的评价。

4.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党员发展情况的相关资料。

5.学生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情况,涌现的积极分子典型案例等相关资料,对学生活动情况的评价。

6.专业教育实习管理对师范生完成教育实践任务的要求细则及校内外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完成实习任务表现的评定意见等相关资料。

7. 专业对学生在毕业前后实施综合素养测评的标准、评定实施办法,评价结果及数据分析报告等档案资料。

8.职业认知和综合素养教育达成评价证明材料和实施改进报告。

学会教学

2.3[学科素养]

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主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兼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其他学科基本知识,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

内涵解读

学科素养是师范毕业生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的基础素养,是师范生形成教学能力的前提条件。该指标对应培养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素养定位,就掌握学科知识内涵和内外部联系提出具体培养规格要求,从通识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的角度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师范毕业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学科素养。由于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以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师范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等通识知识,形成较广博的知识基础;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要具有扎实深厚的小学主教学科知识,了解知识体系主要构成部分的逻辑关系,掌握知识探究与创新的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要具有小学兼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技能,并对小学其他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要善于进行知识整合和迁移,了解主教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知识关联,以及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形成综合的知识结构和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考查要点

1.能立足专业特点,对该条指标内容进行合理分解,从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通识知识,应掌握的主教学科和兼教学科的知识等方面形成可衡量的指标点,并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学科课程体系和具体课程设置之中。

2.学科课程标准和教育实践教学大纲能够实质性地覆盖该毕业要求的相关指标点,并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等主要教学环节得到有效落实,推动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3.采取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对师范毕业生学科素养教育情况实施全方位严格评价,并对该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进行综合评价。

佐证材料

1.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中关于学科素养的相关内容。

2.专业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学分比例结构等相关资料。

3.相关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关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评价等体现学科素养培养的材料。

4.学生作业包括读书笔记、实验报告、习题、调研报告或小论文等课程考核材料。

5.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活动、参与教师科研、参与学科竞赛情况的记录,专业对学生参与情况的评价。

6.专业对学生学科素养实施综合测评的标准、评定实施办法,评价结果及数据分析报告等档案资料。

7.学科素养培养达成评价证明材料和实施改进报告。

2.4[教学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内涵解读

教学能力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关键能力。该指标对应培养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素养定位,对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学能力提出明确的培养规格要求。专业毕业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小学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信息技术等基本知识,特别是能够将相关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整合,形成学科教学知识;能够掌握小学教师基本技能,在课程学习和进行小学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获得初步教学体验,具备从事小学教学的基本能力;能够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考查要点

1.能立足专业特点,对该条指标内容进行合理分解,从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等方面形成可衡量的指标点,并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之中。

2.相关课程标准和教育实践教学大纲能够实质性地覆盖该毕业要求的相关指标点,改革课堂教学和教育实践等主要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师范生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使师范毕业生获得全面的小学教学体验,进行初步的小学教学研究,取得了明显的培养效果。

3.采取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对师范毕业生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情况实施全方位严格评价,并对该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进行综合评价。

佐证材料

1.培养方案中关于教学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内容。

2.教师教育相关课程、教育实践、实训环节的设置,学分比例结构等相关资料。相关课程和实践实训教学的标准或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关教学活动及教学任务设计、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案对教学能力培养要求的体现。

3.学生作业包括读书笔记、实验报告、习题、调研报告或小论文等,课程考核材料。

4.学生教育实习手册中相关记录及校内外指导教师的评定意见。

5.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相关材料及指导教师的评定意见。

6.学生参与师范技能竞赛情况的记录,专业对学生参与情况的评价。

7.专业对师范生毕业前后教学能力实施综合测评的标准、评定实施办法,评价结果及数据分析报告等档案资料。

8.教学能力培养达成评价证明材料和实施改进报告。

学会育人

2.5[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内涵解读

班级指导是教师从事育人工作的关键能力。该指标对应培养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素养定位,从班级指导能力养成要素的角度,对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小学德育和班级管理能力提出明确的培养规格要求。专业毕业生应树立德育为先理念,认识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以及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在小学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实际承担班主任工作,获得班级管理工作的体验,并参与组织与指导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形成小学德育和班级管理的基本能力。

考查要点

1.能立足专业特点,对该条指标内容进行合理分解,从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小学德育和班级管理能力方面形成可衡量的指标点,并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之中。

2.相关课程标准和教育实践教学大纲能够实质性地覆盖该毕业要求的相关指标点,相关课程教学注重师范生小学德育和班级管理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小学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担任班主任和组织指导相关活动,使师范生获得小学德育和班级管理的真实体验,取得了明显的培养效果。

3.采取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对师范毕业生小学德育和班级管理能力培养情况实施全方位严格评价,并对该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进行综合评价。

佐证材料

1.培养方案中关于班级指导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内容。

2.教师教育相关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相关教学内容、相关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评价方案体现对班级指导培养要求的相关材料。

3.专业教育实习管理对师范生班级知道的要求细则,师范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观摩、参与班级指导工作的体验、感悟记录和评定意见等相关资料。

4.专业对学生在毕业前后班级指导能力进行综合测评的标准、评定实施办法,评价结果及数据分析报告等档案资料。

5.班级指导能力培养达成评价证明材料和实施改进报告。

2.6[综合育人]

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内涵解读

综合育人是体现育人为本理念,适应小学综合育人工作需要的教师专业核心能力。该指标对应培养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素养定位,对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育人能力提出明确的培养规格要求。专业应以初步掌握综合育人路径和方法,具有综合育人实践体验为目标,统筹设计养成体系,通过学科类和思政类、德育类课程的综合渗透,班级指导实践和学科教学实践综合养成。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的基本知识,并能在综合育人实践中较好的加以运用;能够认识学科育人价值和意义,根据学科教学的内容和特点,设计和组织相关教学活动,将德育渗透到小学学科教学之中;在参与组织校园文化和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中,能有意识地突出其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形成较好的综合育人能力。

考查要点

1.能立足专业特点,对该条指标内容进行合理分解,从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小学综合育人能力方面形成可衡量的指标点,并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之中。

2.相关课程标准和教育实践教学大纲能够实质性地覆盖该毕业要求的相关指标点,相关课程教学注重师范生学科育人和环境育人等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小学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学科教学实践和组织指导相关活动,使师范生获得学科育人和环境育人等综合育人的真实体验,取得了明显的培养效果。

3.采取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对师范毕业生小学综合育人能力培养情况实施全方位严格评价,并对该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进行综合评价。

佐证材料

1.培养方案中关于综合育人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内容。

2.学科教育课程、教师教育相关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涉及综合育人素养培养,在课程目标、相关教学内容、相关教学活动设计中的体现,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习得综合育人知识、能力的评价方案。

3.专业教育实习管理对师范生尝试综合育人的要求细则,师范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观摩、参与综合育人活动的体验、感悟记录和评定意见等相关资料。

4.专业对学生在毕业前后综合育人素养进行综合测评的标准、评定实施办法,评价结果及数据分析报告等档案资料。

5.综合育人培养达成评价证明材料和实施改进报告。

学会发展

2.7[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内涵解读

教师是反思性的实践者。学会反思是师范毕业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专业发展的基本能力要求。该指标对应培养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素养定位,对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育反思能力提出明确的培养规格要求。专业毕业生应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了解并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实现路径,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求,在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基础上,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和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能够认识教育反思的价值与意义,初步掌握教育反思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在小学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形成较好的教育反思能力。

考查要点

1.能立足专业特点,对该条指标内容进行合理分解,从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小学教育反思能力方面形成可衡量的指标点,并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之中。

2.相关课程标准和教育实践教学大纲能够实质性地覆盖该毕业要求的相关指标点。相关课程教学注重师范生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反思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并尝试对学习活动和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能够加强师范生教育反思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并在小学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小学学科教学和研究,以及组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使师范生获得教育反思的真实体验,取得了明显的培养效果。

3.采取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对师范毕业生小学教育反思能力培养情况实施全方位严格评价,并对该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进行综合评价。

佐证材料

1.培养方案中关于反思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内容。

2.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教师专业发展、国内外基础教育动态、教育研究等课程的开设情况,教育实践、实训环节的设置,学分比例结构等相关资料。相关课程和实践实训教学的标准或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关教学活动及教学任务设计,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案。

3.学生作业包括反思日记、读书笔记、调研报告或小论文等,课程考核材料。

4.开展促进师范生终身学习信念与自主专业发展讲座、活动的制度规定、文字档案资料等,学生参与行为表现记录。

5.专业积极鼓励师范生通过多种方式到海外境外交流、交换、访学、短期研修的制度与措施,学生参与情况等档案材料。

6.师范生将自己所学知识与能力运用于问题解决的各种实践活动例证,诸如积极参加各种校内外社团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帮扶活动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证书与记录等。

7.学生教育实习手册、毕业论文(设计)等相关材料。

8.专业对学生反思能力实施综合测评的标准、评定实施办法,评价结果及数据分析报告等档案资料。

9.反思能力培养达成评价证明材料和实施改进报告。

2.8[沟通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内涵解读

沟通合作是师范毕业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专业发展的基本能力要求,是教师专业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能力。该指标对应培养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素养定位,对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沟通合作能力提出明确的培养规格要求。专业应以体验掌握沟通合作学习方式为目标,注重在课内外学习活动和专业实践中,引导师范生理解和体验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与价值,懂得学习伙伴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专业毕业生应能够认识学习共同体对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具有主动积极参与团队协作活动的意识,初步掌握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能;在学习活动中能够积极参加小组互助合作和协作学习,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获得与小学教师、家长和社区等沟通的积极体验,形成较好的沟通合作能力。

考查要点

1.能立足专业特点,对该条指标内容进行合理分解,从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小学沟通合作能力方面形成可衡量的指标点,并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之中。

2.相关课程标准和教育实践教学大纲能够实质性地覆盖该毕业要求的相关指标点。相关课程教学注重师范生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小学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小学班主任实践和参加小学教研活动,使师范生获得与小学教师、家长和社区等沟通的真实体验,取得了明显的培养效果。

3.采取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对师范毕业生小学沟通合作能力培养情况实施全方位严格评价,并对该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进行综合评价。

佐证材料

1.培养方案中关于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内容。

2.相关课程和实践实训教学的标准或教学大纲,把沟通与合作能力培养落实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关教学活动及教学任务设计中的材料,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方案。

3.师范生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记录,教师评价结果相关材料。

4.专业为学生提供参加多种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活动制度规定;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共同体活动并有实际体验的反思日记等证明材料。

5.教育实践环节,师范生与小学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进行互动交流的活动资料记录;师范生参与小学多种教研活动诸如开放课堂、同课异构、反思分享、校本教研等系列合作学习的活动资料记录等材料。校内外指导教师对师范生相关行动表现的评价。

6.专业对学生沟通与合作能力实施综合测评的标准、评定实施办法,评价结果及数据分析报告等档案资料。

7.沟通与合作能力培养达成评价证明材料和实施改进报告。

三、课程与教学

课程与教学部分体现国家对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运行过程的质量要求,是整个认证的基础,对毕业要求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标准中所称的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习、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国内外游学访学等所有的教学环节。本部分考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二是课程教学对毕业要求的落实情况;三是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与改进情况,具体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5个二级指标。

3.1[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应符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能够支撑毕业要求达成。

内涵解读

合理设置课程并有效实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该指标要求小学教育专业构建能够覆盖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从而有效地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能够体现育人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以促进师范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注意培养师范生终身专业发展的潜能;能够打破按照学科知识体系设置课程的方式,遵循《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其他相关要求,注重师范生学习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查要点

1.专业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清晰明确,每个毕业要求的指标点都有课程或相应的教学环节支撑。

2.课程设置符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小学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能够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的具体要求,开设教师教育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

3.专业课程(含主要教学环节)教学大纲以可衡量的、合理的方式阐述课程目标,能够准确表达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获得的能力。教学目标的内涵与毕业要求的指标点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佐证材料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3.专业课程(含主要教学环节)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表。

4.专业课程规划。

3.2[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体现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有机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合理。各类课程学分比例恰当,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0%,学科专业课程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5%,教师教育课程达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分要求。

内涵解读

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构建的骨架,应契合师范生的应知应会,直接影响着师范生的素质能力结构和毕业要求一践行、三学会的素质能力结构的达成。该指标重点关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和各类课程的比例关系,及其与毕业要求的有效对接;要求专业课程结构能够反映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趋势,较好地实现了师范生的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够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合理,增加课程的选择性,着重培养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具体要求,从而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

考查要点

1.专业各类必修课程设置符合认证标准要求。

2.专业设立选修课程,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佐证材料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课程(含主要教学环节)清单。三类课程学分数统计。三类课程学分数比例结构。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清单,学分数统计。

3.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清单,两类课程学分数统计。必修课、选修课学分比例。

3.3[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体现小学教育的专业性,注重基础性、科学性、实践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选用优秀教材,吸收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优秀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并能够结合师范生学习状况及时更新、完善课程内容。

内涵解读

课程内容的选择决定着师范生的学习内容,规范着学习者知什么、会什么,直接影响着毕业要求的达成。该指标要求将毕业要求与课程内容对接,注意课程内容选择的专业性,系统设计和选择专业特点鲜明、体现小学教师职业要求的课程内容;要注意课程内容选择的思想性,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要注意课程内容选择的前瞻性,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吸收学科前沿知识,引入小学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小学优秀教育教学案例等,及时更新、完善课程内容;要选用优秀教材进行专业教学,并能根据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需要积极开发专业教材。

考查要点

1.教学大纲明晰课程内容。

2.课程内容能够有效支撑课程目标。

3.专业课程内容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师德教育等方面内容,吸纳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优秀小学教育教学案例,能够及时更新和丰富。

4.选用优秀教材,教材与课程内容相符。

佐证材料

1.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

2.专业课程教案。

3.专业课程学习资源库。

4.专业课程使用的教材。

5.专业课程建设管理制度,教材选用和管理制度。

3.4[课程实施]

重视课堂教学在培养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依据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与方式应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能够恰当运用案例教学、探究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师范生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课外指导和课外学习的时间分配合理,技能训练课程实行小班教学,使师范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和三字一话等从教基本功。

内涵解读

课程实施直接决定着师范生的学习结果。该指标要求加强课程教学实施环节的管理,以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堂教学是师范生学习的主渠道,在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起到基础作用,要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逻辑思路,切实做到依据毕业要求制定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与内容等教学环节;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和技术手段更新,能够恰当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要形成课内课外结合、正规学习与社团活动互补的多途径课程实施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要加强教师基本技能和小学教师从教基本功的训练,保证相关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质量。

考查要点

1.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相关联,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相关联。教案与主要教学环节活动方案能够体现教学内容和方法对课程目标的支撑,促成目标达成。

2.理论课程和探究课程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根据学生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授课模式及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探究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慕课、翻转课堂等信息技术手段,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激励师范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和团队合作学习,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3.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学生社团等各种学习活动,加强教师基本技能和小学教师从教基本功的训练,创设教师养成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

4. 课程考核内容、方法和评分标准能够证明学生相关能力达成情况。理论课程笔试试题与知识掌握的课程目标匹配,分数分布应体现课程目标的权重,及格标准是课程目标达成的底线。探究课程的学习报告(包括毕业论文)与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运用的课程目标匹配,评分标准明确,及格标准是课程目标达成的底线,分数有区分性。技能课程的学生表现或作品符合课程目标,及格标准与目标要求对应。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实习等)任务能体现课程目标,及格标准与目标要求对应,分数有区分性。其它课内外活动等学习任务的评分方式可操作,标准明确,分数有区分性。

佐证材料

1.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

2.专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的相关材料,包括教案、课件等。

3.学生课程学习的成绩与成效,包括各种类型课程和主要教学环节的过程性材料和终结性材料,如理论课程的作业、试卷,探究课程的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毕业论文,技能训练课程的表现性记录、作品,实践课程的见、实习指导手册的记录等相关材料。

4.专业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改革的相关材料。

5.课内与课外学习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教师进行课外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学习和组织社团活动的相关材料。

3.5[课程评价]

定期评价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

内涵解读

课程评价反映课程目标实现程度和师范生的学习成效,是对课程与教学环节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有效监控。该指标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制度,主要包括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组织、评价方法、评价反馈与改进等方面;要定期对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修订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要改革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以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积极参与,并提出合理意见。

考查要点

1.专业课程评价制度健全,涵盖责任到人,标准科学,方法多元,过程规范,结果客观,导向正确,形成评价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和改进的课程评价闭路循环机制等完整内容。

2.有制度和责任人对课程评价所有支撑材料的合理性进行预审把关,包括考核内容、评分标准、评价方法等。任课教师对考核结果进行自评自证,提交分目标的评价结果(定性或定量)。有专门的机构或责任人,通过答辩、复核等形式,对教师自查的结果进行审核,形成最终的评价报告。

3.在课程教学评价和修订过程中,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积极参与,并提出合理意见。

4.课程评价内容应包括,通过举证,证明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针对课程目标进行设计和实施,学生学习成效明显。

5.课程评价以学生个体和教学班样本的考核结果分析、课程教案、课程考核资料作为主要依据。

6.评价方法合理,可操作。有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学生、小学教师等多元评价主体参与、实施课程评价。采用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定性评价基于学生各类学习表现和成果的定性评价信息,对每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及格标准是否合理、统一(命题,评分),评价是否严谨;定量评价基于各类课程考核的数据,分析学生个体和整体的学习成果,对每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过程记录完整,可追踪 。

7.课程评价结果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课程体系优化。

佐证材料

1.专业制定的课程设置、课程质量标准(教学大纲)、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管理制度。

2.专业培养方案。

3.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4.课程考核结果定量、定性分析报告。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分析报告。

5.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合作,评定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达成情况,评定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记录。

6.课程评价结果报告。

7.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记录和修订报告。

8.培养方案修订记录和修订报告。

四、合作与实践

合作与实践是在我国教师教育体系重构过程中,国家对教师教育培养机制改革和教育实践的质量要求,是课程教学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机制,对毕业要求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部分考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二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管理评价情况;三是教育实践双导师制度落实情况。具体包括协同育人、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导师队伍和管理评价5个二级指标。

4.1[协同育人]

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基本形成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

内涵解读

协同育人是毕业要求达成的重要保障,是从培养机制上支撑毕业要求中的实践能力类指标。该指标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充分认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在师范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起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合力培养优质小学师资;要对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进行常态化的运行管理,做到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和合作共赢,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教育实践、专业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要按照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要求,坚持为基础教育和小学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基本形成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

考查要点

1.学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建立了稳定的协作关系,通过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明晰三方的权利与责任,三方合作有专人负责,经常联系,密切合作,形成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能积极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经常提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对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协同育人得到有效落实。

2. 学校按照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要求,加强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搭建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和专业发展平台,为在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基本形成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做到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开展重大教育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实现合作共赢。

3. 学校建立协同育人管理机构,能够做到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责任明确,管理文档齐全。

佐证材料

1.专业签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的合作协议等相关材料。

2.4年与三位一体合作方进行教育实践、小学教师培训、小学教育研究和服务合作的相关材料。

3.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和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进行管理、取得成果等相关材料。

4.2[基地建设]

教育实践基地相对稳定,能够提供合适的教育实践环境和实习指导,满足师范生教育实践需求。每20个实习生不少于1个教育实践基地。

内涵解读

教育实践基地是协同育人的主阵地。该指标要求专业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已建立的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应该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管理规范、保障条件充分,能够满足师范生教育实践需求;小学教育实践基地要相对稳定,数量充足,能够达到规定要求;专业与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建立了有效的合作关系,除了保证师范生教育实践之外,还能够在小学教育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在职小学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

考查要点

1.专业重视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建立小学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实践基地的遴选标准,能够加强对实践基地的检查、监督和管理。

2.专业建立的小学教育实践基地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相对稳定,具有明显的师资优势、管理优势、课程资源优势和教改实践优势,在师范生实践教学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专业与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在小学教育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在职小学教师培训等方面能进行一定合作。

佐证材料

1.教育实践基地遴选标准和管理办法。

2.4年与实践基地签定的合作协议等相关材料。

3.已签约的教育实践基地的基本信息、接纳实习生数据统计和评价等相关材料。

4.本专业与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在小学教育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在职小学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的相关材料。

4.3[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完整,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贯通,涵盖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等,并与其它教育环节有机衔接。教育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学期。学校集中组织教育实习,保证师范生实习期间的上课时数。

内涵解读

实践教学是师范生师德养成和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直接影响毕业要求的达成。该指标要求小学教育专业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建立健全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做到学科专业实践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互相贯通,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和教育研究一体,并能够与课堂教学、理论学习等其他教育环节有机衔接;实践教学所占的学分比例和时间安排要符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的规定,具体安排科学合理,能够满足师范生体验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有利于师范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实践智慧的生成;专业教育实习实行集中统一组织与管理,师范生在教育实习期间具有足够的上课时数,能够初步形成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

考查要点

1.小学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与毕业要求的相关指标点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形成对毕业要求的有效支撑,在教学大纲中阐述清晰、准确。

2.按照教育实践目标设计实践内容、实践方法、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能够形成对实践目标的支撑,促成目标达成。实践内容涵盖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等领域。教育实践考核要求和考核方式与实践内容一致,包括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表现的评价和学习成果的评价。

3.能够正确处理实践教学见习、实习、研习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4.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学分比例和时间安排、上课时数达到规定要求。具体安排科学合理,能够做到统一安排与分散实践相结合,教育实习实行集中统一安排,以保证教育实践的质量。

佐证材料

1.小学教育实践管理办法。

2.小学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教学大纲,包括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方法、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

3.小学教育实践年度计划、校内外教师指导文件、教育实践指导手册等相关材料。

4.4[导师队伍]

实行高校教师与优秀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有遴选、培训、评价和支持教育实践指导教师的制度与措施。双导师数量充足,相对稳定,责权明确,有效履职。

内涵解读

高质量的双导师队伍是师范生实践教学的质量保证。该指标要求坚持协同育人的原则,改变仅靠高校专业教师指导教育实践在人员数量和素质方面的局限,建立高校专业教师与小学优秀教师共同指导小学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专业配备的双导师数量充足,稳定性强,责权明确,能够有效地履行指导教育实践的职责;要加强教育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遴选、培训、评价和支持的相关制度与具体措施,切实保证指导教师质量和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考查要点

1.专业依托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能够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聘请小学优秀教师与本校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小学教育实践,建立并实行双导师制度。

2.专业双导师制度运行有序,数量充足,稳定性强,责权明确,分工合作,有效地履行职责,能够较好地保证师范生教育实践的质量。

3.专业重视教育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遴选标准和权利责任明确,培训、评价和支持措施得力。

佐证材料

1.小学教育实践双导师制度的相关材料。

2.4年遴选的双导师名册等档案资料。

3.教育实践双导师的工作计划、工作记录、成效评价等相关材料。

4.5[管理评价]

教育实践管理较为规范,能够对重点环节实施质量监控。实行教育实践评价与改进制度。依据相关标准,对教育实践表现进行有效评价。

内涵解读

管理评价是对教育实践的有效管理和质量监控,以确保毕业要求的达成。该指标要求专业对小学教育实践活动实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并能对教育实践重点环节实行有效的质量监控;要建立小学教育实践评价和改进制度,对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的运行情况和教育实践的实际成效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不断改进并提高教育实践质量;要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制定师范生教育实践评价标准,对师范生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进行全面、客观、多元化的评价。

考查要点

1.能够建立教育实践管理和质量监控的相关制度,教育实践管理规范有序,教育实践主要环节的质量监控行之有效。

2.能够制定并严格执行教育实践评价与改进制度,持续优化教育实践模式,不断提高教育实践成效。

3.师范生教育实践考核评定标准具体明确,能够证明学生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能力达成情况。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实习等)任务能体现实践目标,及格标准与目标要求对应。

佐证材料

1.小学教育实践指导文件、管理办法、实习指导手册等相关材料。

2.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大纲。

3.教育实践考核评定标准。

4.师范生在小学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性资料和学习成果,包括考勤表、学习心得笔记、听课记录、观察日记、教案设计、教学录像、教学研究小论文等。

5.专业教育实践指导教师和小学指导教师对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指导记录,校内外指导教师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表现和学习成果的评价意见、考核成绩等相关资料。

6.小学教育实践总结分析报告。

7.教学管理者、校内外指导教师、学生和实践基地学校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合作,评定教育实践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达成情况,评定教育实践目标达成情况的记录。

8.教育实践教学大纲修订记录和修订报告。

五、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部分是专业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是实现培养目标、加强专业建设、维持课程教学运行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毕业要求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部分考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二是专业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力要求;三是师资队伍的培训、评价和专业发展情况。具体包括数量结构、素质能力、实践经历、持续发展四个二级指标。

5.1[数量结构]

专任教师数量结构能够适应本专业教学和发展的需要,生师比不高于18:1.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本科一般不低于60%、专科一般不低于3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且为师范生上课。配足建强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学科专业课程教师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基础教育一线兼职教师素质良好、队伍稳定,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不低于20%

内涵解读

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的实施,数量充足与结构合理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是保证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本指标要求专业专任教师的数量结构能够满足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生师比、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合理,做到学源多样,学科全面,达到专业认证标准规定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教师队伍数量充足、素质较高,能够满足相关课程的教学需要;形成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积极聘请小学教育一线的专家、优秀教师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兼职教师素质良好、队伍稳定,数量符合要求。

考查要点

1.学校依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需要,制定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专业教师选聘标准等文件。

2.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落实到位,按照专业教师选聘规定和程序选聘教师,师资队伍数量充足,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并聘请一定数量的小学优秀教师或教研员为兼职教师。

3.学校注意加强对专业教师的使用与管理,鼓励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为师范生上课,明确规定兼职教师在师范生培养中承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将兼职教师能力建设纳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进行绩效考评。

佐证材料

1.本专业专任教师、兼职教师情况一览表(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任课科目、周课时、其他工作、主要工作部门等)。

2.本专业当年在校学生的名册(按不同年级顺序列出)等档案资料。

3.生师比、师资结构分析等相关材料。

4.教师教育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担任课程、工作量和满足专业教学需要情况分析的相关材料。

5.兼职教师的聘书、聘任合同、工作安排、履职情况等相关材料。

6.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专兼职教师选聘标准和师资队伍管理等相关材料。

5.2[素质能力]

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学习指导等教育教学能力;勤于思考,严谨治学,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具有职前养成和职后发展一体化指导能力,能够有效指导师范生发展与职业规划。师范生对本专业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师德和教学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内涵解读

专业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直接决定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指标加强专业教师的师德和素质能力建设,要求专兼职教师熟知并能严格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为人师表,立德树人;要树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课程开发能力,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应用于教学;要勤于思考,严谨治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要有一定的小学实践经验,能指导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和见习、实习和研习;要认真负责地对待课程教学工作,能对师范生课程学习、自主发展与职业规划进行有效指导,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考查要点

1.制定教师师德建设规划、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和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等,促进教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2.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以三课(汇报课、研究课、示范课)为抓手,开展各种年龄层面教师的课堂教学优秀奖评选活动、微课展示、课件比赛等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现教师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重视教师教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积极支持立足于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的科学研究,鼓励将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和指导基础教育改革。

4.建立并完善教师教学能力考核和认定机制,有完备的学生评教和教师评学系统,加强评教后的教学督导和监控,促进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迅速提升。

佐证材料

1.专业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规划、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实施计划、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总结和成果等相关材料。

2.专业教师进行课程建设、承担教学工作、参加教学竞赛、加强学习指导等情况及取得的成果等相关材料。

3.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方案及数据分析报告等相关材料。

4.专业专任教师近4年教科研项目、论文、著作与教材、获奖等成果材料。

5.专业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发展与进行职业规划的相关材料。

5.3[实践经历]

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熟悉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至少有一年小学教育服务经历。其中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具有指导、分析、解决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基础教育研究成果。

内涵解读

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对于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本指标要求教师教育课程教师要熟悉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文件,了解我国小学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了解我国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和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并至少有一年小学服务经历,以熟悉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师要经常性地到小学参加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具有指导、分析、解决小学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成果;承担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师也要了解、关注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发展动态,并能将其与学科课程教学相联系。

考查要点

1.专业认识到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能够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培养计划,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措施,注意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

2.专业能有计划、有要求、有考核地全面加强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制定基层挂职和高层次研修奖励办法,完善青年教师深入小学一线的选派机制,并有步骤有计划的分批组织实施。

3.专业主动参与小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课程资源共建、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工作,促进教师主动了解小学课程标准和教育改革动态,并将小学教改经验和成果融入自己的课程教学之中。

4.学校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师基层挂职管理办法和跟踪调研机制,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定期评估专任教师对小学教育的了解程度,把熟悉小学教育教学纳入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考核范畴。

佐证材料

1.专业专任教师深入基础教育的规划、制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等相关材料。

2.承担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师至少有一年小学工作经历的证明材料,以及到小学教学工作(包括课堂教学、挂职研修、兼职教学、参与教学研究活动)的相关材料。

3.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师赴小学工作和指导教育教学研究的相关材料。

4.4年专任教师赴小学、市县教育部门工作实践的过程性档案资料以及有关成果、典型案例的资料。

5.4[持续发展]

制定并实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立教师培训和实践研修制度。建立专业教研组织,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建立教师分类评价制度,评价结果与绩效分配、职称评聘挂钩。探索高校和小学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共同发展机制。

内涵解读

持续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课程教学顺利进行和毕业要求达成的可靠保障。本指标要求依据专任教师实际情况,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并能有效实施;要建立和健全专任教师培养、培训和实践研修制度,依托专业教研组织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关心和支持青年教师健康成长,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并实行教师分类评价制度,以及常态化的学生评教制度,并能将评价结果与绩效分配、职称评聘等挂钩;采取高校和小学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各种方式,探索并建立双方教师的共同发展机制,拓展专业专任教师深入基础教育的途径。

考查要点

1.制定中长期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形成有效的管理举措和激励机制,支持教师的持续专业发展。

2.建立教师培训与实践研修制度、专业教研制度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制度等,并能够有效实施。

3.实施教师分类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对于专任教师的持续发展定期进行自我评价,促进各类教师的专业发展。

4.依托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与基地小学建立双方教师的共同发展机制,推动专业专任教师深入基础教育第一线。

佐证材料

1.学校中长期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院系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实施成效等相关材料。

2.教师培养、培训和实践研修制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等相关资料。

3.建立专业教研制度,教师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活动等相关材料。

4.教师分类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专兼职教师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数据分析、改进措施等相关材料。

5.专任教师赴小学、教育管理机构挂职研修、指导各类活动的相关材料。

六、支持条件

支持条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毕业要求的物质保障。本部分考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教育经费保障情况;二是专业教育教学设施保障情况;三是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保障情况。具体包括经费保障、设施保障、资源保证三个二级指标。

6.1[经费保障]

专业建设经费满足师范生培养需求,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生均拨款总额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不低于13%,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生均教育实践经费支出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更新经费有标准和预决算。

内涵解读

经费主要指专业办学相关经费和专业可支配的经费,是保障专业运行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费保障是人才培养顺利进行和毕业要求达成的必备条件。本指标要求按照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满足师范生培养实际需要配备经费;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生均教育实践经费支出、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更新经费必须符合规定标准,必须遵守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相关规定。

考查要点

1.学校各类经费投入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并能按照财务管理相关规定使用。

2.学校具有专业建设经费保障计划和方案,能够满足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际需要,并能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

佐证材料

1.4年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报表等相关材料。

2.4年小学教育专业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和生均教育实践经费支出预决算表和相关分析材料。

3.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更新经费标准及执行情况相关材料。

6.2[设施保障]

教育教学设施满足师范生培养要求。建有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满足三字一话、微格教学、实验教学、艺术教育等实践教学需要。信息化教育设施能够适应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要求。建有教育教学设施管理、维护、更新和共享机制,方便师范生使用。

内涵解读

设施保障是人才培养顺利进行和毕业要求达成的物质条件。本指标要求学校必须具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达成毕业要求所必备的物质条件,特别是具有满足小学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和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的设施设备;能以小学教师职业能力养成为目标,设计并建设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包括三字一话职业技能实训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科学教育系列实验室、艺术教育实践平台、现代教育技术实训室和相关信息化教育设施等;教育教学设施建设有规划设计,有场地设备,有教学实训计划方案,有管理、维护和更新制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方便学生使用,具有较高的使用率。

考查要点

1.能够以小学教师职业能力养成为目标,按照毕业要求达成的需要,研讨和制定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和信息化教育教学设施建设规划和方案。

2. 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和信息化教育教学设施的建设情况,包括各类实验室和信息化教育教学设施的场地布局、设备配备更新等情况。

3.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和信息化教育教学设施的日常管理、设备维护、实训内容与课程方案的对接、设备更新与共享、学生使用情况等。

4.建立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与信息化教育教学设施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支持与保障效能的评价机制。

佐证材料

1.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要求及毕业生达成情况的证明材料。

2.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教师从教技能的要求。

3.实训平台各模块实验室(活动室)配置情况一览表(含面积、设备、功能)。

4.信息化教育教学设施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等相关材料。

5.各类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开设情况。

6.实训平台和信息化教育教学设施的管理制度、维修更新记录和学生使用情况一览表。

7.实训平台和信息化教育教学设施建设与使用分析报告。

6.3[资源保障]

专业教学资源满足师范生培养需要,数字化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使用率较高。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不少于30册。建有小学教材资源库和优秀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库,其中现行小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每6名实习生不少于1套。

内涵解读

资源保障是对人才培养顺利进行和毕业要求达成的资源要求。该指标要求学校具有满足小学教师培养需要的必备教学资源,包括较丰富的课程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小学教育教学课例案例资源和纸质图书资源等,特别是小学课程标准和教材资源应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教育实践的需要;能够对各类教学资源实行有效管理,方便师生使用,师范生对各类资源的使用率较高。

考查要点

1.能够根据师范生培养需要制定各类教学资源保障规划和实施方案。

2.各类教学资源建设和达标情况,特别是小学教材资源库、优秀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库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情况。

3.各类教学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包括管理制度与执行、师生使用记录、使用率等。

4.对各类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定期进行评价,并能运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资源配置,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

佐证材料

1.现有各类教学资源和数字化资源情况和管理制度等相关材料。

2.现有生均图书、教育类纸质图书、小学各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统计表和使用情况等相关材料。

3.小学教材资源库和优秀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库的设备设施、资源配置与管理使用情况等相关材料。

4.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及阅读指导、考核相关材料。

七、质量保障

质量保障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培养质量,达成毕业要求的重要管理环节。本部分考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二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建立情况,三是对评价结果的有效使用。具体包括保障体系、内部监控、外部评价、持续改进四个二级指标。

7.1[保障体系]

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质量保障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机构健全,责任到人,能够有效支持毕业要求达成。

内涵解读

质量保障体系包括质量保障组织架构、质量保障目标体系、质量保障实施过程三个部分,是保障人才培养各分支系统协同运行、达成毕业要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管理机制。本指标要求专业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能够建立覆盖各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能够从管理目标、管理任务、管理机构、管理责任等方面,有效保证人才培养教学任务的完成。

考查要点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的要求,制定包含课程、毕业要求、培养目标三级质量管理的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各主要教学环节的具体质量要求。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有序,质量要求落实到位,各项管理措施切实可行。

3.能够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作及各项质量要求落实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督导评价和学生评价等。

佐证材料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论证与建设的相关材料。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覆盖主要教学环节和进行质量管理的相关材料。

3.教学质量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和成效等相关材料。

4.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其运行效果进行多方评价的相关材料。

7.2[内部监控]

建立教学过程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定期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保障毕业要求达成。

内涵解读

内部监控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指标要求专业围绕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育实践等主要教学环节,建立覆盖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全过程的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通过采取自主教学检查、评价与反馈、结果分析与自觉改进等方式,定期对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考查要点

1.围绕毕业要求达成的质量要求,将其分解为每个主要教学环节、每门课程的质量要求,论证和设计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形成内部常态化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2.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所采取的常规教学管理、教学督导和评教评学等管理监控措施运行有序,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监控。

3.能够围绕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运行和毕业生质量达标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包括课程评估、学生学习评估和专业建设评估等,保证内部质量监控机制正常有效运转并得到持续改进。

佐证材料

1.专业每门课程、每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相关资料。

2.建立教学过程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的文件、制度和措施等材料。

3.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与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控机制运行的相关材料。

4.评教评学、教学督导等管理监控措施的相关材料。

5.对人才培养资料进行自我评估及持续改进的相关材料。

7.3[外部评价]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基础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定期评价。

内涵解读

外部评价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环节,对毕业要求达成和培养目标实现产生重要影响。本指标要求专业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毕业生履职情况;定期邀请小学、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对毕业生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有效改进课程教学工作,使专业人才培养与小学教育发展形成良好的契合度。

考查要点

1.专业围绕师范生毕业要求达成和毕业5年后专业发展成就,设计并形成人才培养质量的外部评价机制。

2.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外部评价机制运行正常,能够定期邀请小学、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对毕业生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人才培养工作。

佐证材料

1.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外部评价机制的相关材料。

2.小学、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分析研究报告等相关材料。

3.人才培养质量外部评价机制运行情况相关材料。

4.根据外部评价结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材料。

7.4[持续改进]

定期对校内外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有效使用分析结果,推动师范生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内涵解读

持续改进,通过改进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是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运行的根本目的。本指标强调专业充分利用对专业办学各个领域、人才培养过程各个环节质量监测获得的状态数据,在定期进行内部监控与外部评价的基础上,对校内外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反馈给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制定改进措施,使改进工作得以落实,使质量保障体系能够完整有效运行,形成质量保障的长效运行机制。

考查要点

专业能够对校内质量监控和校外质量评价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所提出的改进措施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学习和发展,促进了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毕业要求的达成。

佐证材料

1.校内外质量评价实施情况及相关材料。

2.对校内外质量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报告和提出持续改进措施的相关材料。

3.评价结果的有效使用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相关材料。

八、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部分集中体现了学生中心的基本理念,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关注学生需求,加强成长指导,切实达成毕业要求。本部分指标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生源质量的保障制度;二是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与成长;三是毕业生就业质量与社会评价情况。具体包括生源质量、学生需求、成长指导、学业监测、就业质量、社会声誉六个二级指标。

8.1[生源质量]

建立有效的制度措施,能够吸引志愿从教、素质良好的生源。

内涵解读

良好的生源质量是师范生培养质量和毕业要求达成的基础,如何让素质良好的生源从事师范学习并充实教师队伍是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提高生源质量,既要靠教师职业吸引力和学校的品牌影响力,也要靠制度措施的保障。本指标要求以培养合格小学教师为目标,按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把好生源质量关,使招收的新生具有明确的从教意愿,适合小学教师职业需要的基本品德素养、知识水平、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积极推动师范生招生录取方式的改革,建立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和面试等多方式结合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制度,切实保障生源质量。

考查要点

1.按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设计小学教育专业新生准入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包括专业意向、文化基础、品德素养、知识水平、表达能力、艺术修养和心理素质等。

2.制定小学教育专业招生录取实施办法(细则),积极探索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等方式,不断推动师范生招生录取制度改革。

3.招生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有效,能有效保证生源质量。

佐证材料

1.4年小学教育专业招生宣传、工作总结等相关材料。

2.4年招生录取实施细则及招生管理制度等相关材料。

3.4年录取新生的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综合评价成绩及录取志愿情况一览表。

4.小学教育专业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方案和工作进展情况等相关材料。

5.进行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等改革探索的过程性材料。

8.2[学生需求]

了解师范生发展诉求,加强学情分析,设计兼顾共性要求与个性需求的培养方案与教学管理制度,为师范生发展提供空间。

内涵解读

满足学生需求是坚持学生中心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是课程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出发点,把握需求、引领追求是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本指标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了解师范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将专业培养的共性要求与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相结合,为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提供空间;以促进师范生发展为目标,认真进行学情分析,以此为基础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兼顾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完善评价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

考查要点

1.专业能够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发展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将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管理制度的前提。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兼顾师范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师范生的自主选择和专业发展提供空间

3.专业建立以满足学生需求为目标的评价机制,并能根据评价结果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进行调整。

佐证材料

1.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情分析、需求调研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等相关材料。

2.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报告、学习和发展需求调查问卷和总结报告等相关材料。

3.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建立的个人发展档案、学习和发展评价等相关材料。

4.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课程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系统等满足学生需求的相关材料。

5.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和生活进行个别化指导(线上交流、课后答疑、专业社团指导、竞赛指导等)的相关材料。

8.3[成长指导]

建立师范生指导与服务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适时为师范生提供生活指导、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等,满足师范生成长需求。

内涵解读

成长指导是促进师范生健康发展和毕业要求达成的必要措施。学校应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衔接有序、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师范生思政工作体系,在学科思政、专业思政、课程思政、课堂德育等维度形成协同效应和整体效益,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把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事、成功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指导、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指导等为一体的师范生发展指导与服务体系,并将之纳入整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中;通过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师范生成长指导工作长效机制。本指标要求强化为师范生服务的意识,能够依据他们成长成才发展需求,建立覆盖学习、生活和实践等各方面的师范生指导与服务体系;全方位关心师范生的成长,师范生指导与服务体系机制运转有序,能够适时提供服务,较好地满足师范生成长需要。

考查要点

1.能够根据师范生发展需要,建立覆盖面广、设计合理的师范生指导与服务体系。

2.师范生指导与服务体系运行有序,能够对师范生的生活、学习、职业生涯、就业创业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较好地促进了师范生的健康成长。

佐证材料

1.师范生指导与服务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的相关材料。

2.为师范生提供思想政治指导、生活指导、学习指导、职业生涯指导、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指导等服务的相关材料。

8.4[学业监测]

建立形成性评价机制,监测师范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保证师范生在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内涵解读

学业监测是对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监测与评价,其目的是通过规范指导学生发展过程与结果,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本指标要求建立师范生形成性学业评价机制,采用过程评价、多元评价和综合评价等方式,定期对学生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的学业水平评价;要设立师范生学业预警机制,建立个人发展档案,及时反馈学业水平评价结果,加强针对性的学业指导,帮助学生达到毕业要求。

考查要点

1.制定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标准和师范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建立师范生形成性学业评价机制。

2.能够定期对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价方式多元,形成性学业评价机制运行良好。

3.能够根据学业监测结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指导,促进了学生的学业发展。

佐证材料

1.学生学业监测评价体系与实施办法等相关材料。

2.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标准和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等相关材料。

3.学生个人发展档案、课堂教学、教育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作品)考核等方面的资料。

4.学生学业评价过程和反馈改进过程机制等方面相关材料。

8.5[就业质量]

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不低于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平均水平,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不低于75%,且主要从事教育工作。

内涵解读

就业质量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要求达成的关键指标。本指标要求专业重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比例,以及从事教育工作的情况;能够针对服务区域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教师资格考试和入职面试指导等服务,以及贯穿培养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考查要点

1.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全方位指导计划,保证就业率达标。

2.以毕业要求达成为目标,加强教师资格考试指导,保证毕业生质量。

3.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提供有效的就业支持。

佐证材料

1.4年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以及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与本地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比较的相关材料。

2.4年专业毕业生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情况统计表,以及应届毕业生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比例的相关材料。

3.4年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表,以及应届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比例的相关材料。

4.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的相关材料。

8.6[社会声誉]

毕业生社会声誉较好,用人单位评价较高。

内涵解读

社会声誉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社会声誉的来源是稳定的教育质量和有效的社会服务,取决于社会的满意度。毕业生社会声誉的实质是学校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人才对社会的适应度,该指标主要反映师范生服务社会的情况。本指标要求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能够达成毕业要求,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入职5年后的专业发展成就突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较高认可;专业要关注毕业生质量的社会评价,及时反馈评价信息,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

考查要点

1.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评价的良好机制。

2.毕业生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能够定期对毕业生工作情况和所取得的专业发展成就进行评价。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较高,评价结果能够得到及时反馈,用于改进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

佐证材料

1.专业建立毕业生追踪评价机制和毕业生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材料。

2.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同行、学生的满意率调查及结果分析等相关材料。

3.专业毕业生入职5年后的专业发展状况调查及结果分析等相关材料。

4.专业根据社会评价结果改进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相关材料。

5.专业办学特色、成果和社会影响等相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