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9-09-30浏览次数:

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英语(师范)专业始建于1977年,是学校最早开办的专业,2012年成为学校首批开设的本科专业,入选学校“一流专业”建设培育单位。本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发展态势良好,教师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一半以上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多名教师获得“教书育人楷模”“最可亲可敬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在省部级和国家级教学比赛屡获佳绩,聘有教学经验丰富的小学英语教师为兼职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本专业坚持“国际视野,中国情怀”的办学思想,围绕“学会求知、学会思辨、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学生成长目标,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建设,现有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机构、儿童外语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和英语教育研究所等专业建设平台。本专业致力于小学英语职前教师培养和职后教师培训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长期承办全国和重庆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发展潜力的小学英语职前教师和具有专业发展示范引领作用的小学英语教学骨干,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肯定与认可。

所属学科门类:文学、教育学

专业代码:050201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需要,立足重庆,服务重庆,辐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基础教育事业,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素养,掌握学科教学能力、全面育人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能在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预期5年左右成长为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并能实现以下职业目标:

目标1: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能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执教,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愿意扎根基层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关爱学生成长,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目标2:具有良好的自身修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所在单位的教学骨干。

目标3:具有德育为先和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把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情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班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目标4: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发展的意识,能结合教育教学的理论前沿和时代需求,反思教师专业发展,在学习共同体中发挥引领作用,与团队成员和利益相关方有效沟通,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四有好老师”的职业理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养成依法执教意识。

1.1【职业信念】能理解并在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在教育实践中身体力行;理解党的教育方针,认同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1.2【依法执教】能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理解依法执教的内涵,恰当地分析和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道德规范问题,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和教师行为准则,自觉维护自身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愿意从事基础教育事业,认同教师工作的价值,愿意做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关爱学生,爱岗敬业,富有爱心和责任心,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素养。

2.1【职业认同】能熟悉小学教师的职业特征,理解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小学教育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愿意在基础教育事业中教书育人、勤恳敬业、乐于奉献,帮助和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2.2【关爱学生】能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尊重学生人格和学习发展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乐于为学生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2.3【自身修养】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善于调节情绪和自我管理,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了解中西方优秀文化,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小学教师所需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能掌握英语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英语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第二外语和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熟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相关知识,了解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与小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

3.1【外语素养】能运用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听说读写译技能,开展英语交际活动,运用第二外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日常的第二外语交际活动,形成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的外语核心素养和人文与科学素养。

3.2【跨文化意识】能比较中西语言文化异同,对不同语言文化现象和文学作品进行阐释和评价,汲取中西文化精华,坚定文化自信,能进行跨文化沟通,用外语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形成初步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3【教学知识】能了解学习科学的基础知识,阐释与儿童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原理,概述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总结小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熟悉外语教学理论和主要外语教学方法,形成小学英语教学知识。

3.4【整合意识】能认识到学科整合的价值,了解英语学科与小学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关联,以及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能将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融入英语教学,形成一定的综合知识结构和跨学科思维方式。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能依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综合运用英语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师基本技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组织实施和教育评价活动,获得英语教学体验,初步探究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形成一定的教学研究意识。

4.1【教学技能】能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把握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掌握教师基本技能和学科教学技能,设计和组织实施小学教学活动,合理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初步体验小学教学情景。

4.2【信息素养】能认同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合理选择与利用数字学习和教育教学资源,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专业学习,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素养。

4.3【教学研究】能探究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教育研究基本方法,开展针对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小课题研究,尝试分析和解决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的问题,开展初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能了解小学德育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特点,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把德育教育融入到班级管理和心理健康等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工作中,获得积极体验,形成德育为先和育人为本的理念。

5.1【班级管理】能认识到小学德育工作重要性,了解小学德育基本原理,熟悉小学生品行养成特点和规律,运用班集体建设和班级教育活动组织的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参与组织和指导思想品德教育、班级活动和班风建设活动,形成小学德育和班级管理基本能力。

5.2【心理辅导】能了解小学生身体、情感发展的特性和差异性,熟悉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参与组织和指导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心理辅导能力。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能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认识英语学科育人价值,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6.1【课程育人】能认识学科育人价值和意义,熟悉英语学科课程育人的途径与方法,根据学科教学的内容和特点,设计和组织相关教学活动,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初步体验学科育人,形成课程育人能力。

6.2【活动育人】能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熟悉小学生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基本方法,初步设计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英语特色课外活动,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少先队和社团等教育活动,突出活动育人和“五育并举”价值,形成活动育人能力。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能了解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和教育教学前沿动态,规划专业学习和教师职业生涯,树立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意识,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小学教育实践中,运用教育反思和批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实际问题,形成教育反思能力。

7.1【发展意识】能了解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熟悉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渠道,利用英语学科优势获取国内外教育教学前沿动态,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初步规划专业学习和教师职业生涯,形成专业发展意识。

7.2【反思创新】能熟悉主要的反思方法,掌握一定的批判性思维技能,掌握终身学习路径和方法,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创新性地解决专业学习和小学教育实践问题,撰写基本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或教研论文,形成教育反思能力。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能认识学习共同体对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具有主动积极参与团队协作活动的意识,初步掌握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能,积极参加小组互助和协作学习,获得与小学教师、家长和社区等沟通的积极体验,形成沟通合作能力。

8.1【沟通技能】能根据场景和交际对象开展日常英语交际活动,使用符合儿童的语言与儿童进行课内外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运用常见的人际沟通方法和各种技术平台,积极体验与小学教师、家长和社区等沟通交流活动。

8.2【共同学习】能懂得学习伙伴是重要的学习资源,理解学习共同体的特点与价值,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策略,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互助合作和协作学习。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图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4

践行师德

师德规范



教育情怀


学会教学

学科素养



教学能力



学会育人

班级指导



综合育人



学会发展

学会反思



沟通合作



四、学制、学期与学周

学制、学期:标准学制为4年8学期,弹性学习年限3-6年。

学周:除第一学期外,每学期20周,其中课堂教学16周,第19、20周期末考核。第一学期共18周,其中前两周为军事与国防模块教学,课堂教学从第3周开始,共16周。

五、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65

授予学位:达到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中的授予学位要求,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

七、主要课程

英语学习策略与思维训练、英语语音、英语语法、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汉/汉英笔译、中国文化概要(英)、语言学导论、英语文学导论、跨文化交际、教育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小学班队管理、外语教学理论与课标解读、小学英语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综合实践。

 

八、课程结构学分(时)分配表

课程类别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学时

理论

实践

合计

通识教育

课程

通识必修课程

30

18.2%

336

332

668

通识选修课程

第二外语

8

4.8%

128

0

128

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

17

10.3%

160

64

224

小计

55

33.3%

624

396

1020

学科专业

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52

31.5%

744

88

832

专业选修课程

6

3.6%

96

0

96

小计

58

35.2%

840

88

928

教师教育

课程

职业必修课程

27

16.4%

338

94

432

职业选修课程

6

3.6%

36

60

96

职业实践课程

6

3.6%

0

0

0

小计

39

23.6%

374

154

528

分类发展

课程

卓越成长计划

12

7.3%

学生根据要求选修该模块后,可冲抵专业选修课程和职业选修课程学分,故该部分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综合实践

课程

必修课程

毕业论文

6

3.6%

0

0

0

选修课程

工作室课程

2

1.2%

0

64

64

素质拓展课程

5

3.0%

0

0

0

小计

13

7.9%

0

64

64

总计

165

100.0%

1838

702

2540

实践学时合计及占比

702

27.6%

选修学分合计及占比

44

26.67%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见附件1

十、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类别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要求

技能训练

教师基本功实践

学生在第1-4学期按照课程大纲开展英语语音和三字一画的技能训练,完成技能训练任务,并考核合格。

专业实践

1.博雅阅读

学生在第1-6学期按照课程大纲开展自主阅读,完成阅读任务,并考核合格。

2.思辨论坛

学生在第1-6学期按照课程大纲参加思辨论坛,完成阅读任务,并考核合格。

3.工作室课程

学生在第5-6学期参加工作室课程学习,根据工作室课程大纲,完成工作室课程学习任务,并考核合格。

教育实践

1.见习

学生在第2-4学期按照课程大纲参加见习活动,完成见习任务,并考核合格。

2.实习

学生在第5-7学期按照课程大纲参加实习活动,完成实习任务,并考核合格。

3.研习

学生在第7-8学期按照课程大纲参加研习活动,完成研习任务,并考核合格。

毕业论文

学生在第7-8学期按照课程大纲开展毕业论文写作,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并考核合格。

素质拓展

学生在第1-8学期按照课程大纲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完成B学分认证,并考核合格。

十一、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毕业 要 求

师德

规范

教育

情怀

学科

素养

教学

能力

班级

指导

综合

育人

学会

反思

沟通

合作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必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M

L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L

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L




M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M




M



形势与政策

H

L





M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H*



L

L


H

大学计算机基础



M

H*





大学体育


H*






M

军事理论/技能


H






M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H*





H


大学生就业指导


H





H*


大学生创新创业







H

H

通识选修课程

第二外语



H





L

大学语文


H

L




M


巴渝文化(英)



H*



L



博雅阅读


H

H






思辨论坛







H

H

学校通识课程


H







学科专业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

英语学习策略与思维训练



M




H*

L

英语语音



H

L





英语语法



H

L





综合英语



H*



H



英语视听说



H



L


M

英语阅读



H




M

L

英语写作



H




M

L

英汉/汉英笔译



H*

M





英语演讲与辩论



H*

L




M

中国文化概要(英)


M

H*






西方文明史


M

H

L





语言学导论



H

L





英语文学导论


M

H




L


跨文化交际



H*





M

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




H*



M


专业任选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职业必修课程

心理学


M

H


H*




教育学


M

H*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H*

H*


H




小学德育原理与方法





M

H*



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

H*

H







现代教育技术




H*




L

儿童心理辅导


M



H*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H*

M




L



小学班队管理


L



H*

H


M

STEM 综合



H

L




M

外语教学理论与课标解读



H*

M



M


小学英语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H*


H*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综合实践




H*


H*



英语教学测试与评价




H*


M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L


M



H*


职业选修课程

普通话




M




H

教育书法



M

H





职业任选课程




H





职业实践课程

教师基本功实践



M

H




L

教育见习

M

H*

H


M

M



教育实习

H

M

H

H

H

H

M

H

教育研习




H*



H*

M

分类发展课程

卓越成长计划








H

综合实践课程

毕业论文




M

H



H*

工作室课程





H


H*


素质拓展

H

H

M

M

L

L

H*

M

(备注:H*表示核心高支撑,H表示高支撑,M表示中支撑,L表示低支撑)

 

十二、必修(含限选)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矩阵

见附件2

十三、制定说明

(一)制定依据

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是在学校2018年底下发有关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工作安排下开始启动。本次制订的主要依据有以下文件和标准: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解读(第二级)、小学教育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英语类本科教学指南、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关于制定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等。

(二)制定过程

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负责人为学院院长兼专业负责人徐飞教授,负责策划和组织实施需求调研,方案起草、论证和评审等工作。参与本次修订工作的校内其他人员有学院副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英语(师范)专业全体教师和各年级学生代表。参与校外代表人员包括用人单位代表、政府教研机构专家、高校同行专家、师范专业认证专家、校友代表等。

本次制定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原则,首先开展了需求调研,通过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了解社会需求,分析教师岗位能力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发展实际,确定了立足重庆,培养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目标。然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专业认证的要求,设计了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注重人才培养目标对接社会需求,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初稿撰写出来以后,多次组织了包括专业认证和教育教学的校内外专家的评审,举办多次用人单位和师生座谈会等,发放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问卷调查,研讨和论证人才培养方案。

本次制定工作历经2年有余,2018年底开始启动,2019年5月建构了课程体系,2019年6月完成修订工作,之后随着对专业认证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新的师范专业认证要求和教育部颁发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学院再次微调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文字表述,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新的专业认证要求。

(三)本人才培养方案特点

本次人才培养方案是首次按照师范专业认证的要求进行制定的。与之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有显著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工作

本次制定工作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和论证工作。从制定工作的启动到方案最终的定稿,学院举行了多次的专题研讨、深度访谈、专家评审和大规模问卷调查等调研和论证工作。通过这些工作来解读政策文件,了解社会需求,分析毕业生去向,分析教师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分解毕业要求,建构课程体系。

2.严格按照专业认证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来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描述。本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专业认证标准,对标对表,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来分解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来设置课程,基本上做到了课程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求。

3.综合有关标准的内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本次制定工作全面参考了有关标准,比如英语类的标准,教师教育类课程标准,教师能力标准和专业标准,对这些标准进行了认真的解读,综合各类标准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体系,特别是在平衡英语类专业的标准和小教专业的标准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十四、附件

附件1:英语(师范)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2019版)

附件2:必修(含限选)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矩阵

                      

                                                    院系领导签字: 主管校领导签字:

 

                                                                                2019年7月               2019 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