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8日讯 “苗好‘三成收’,秧好‘一半功’,黔江区白石镇鞍山村驻村第一书记朱家明介绍到,“当地农民们采用了‘绿肥还田+水稻配方肥’的技术,成功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这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世济民”电商助农小分队7月6日下午在少数民族聚集地黔江区白石镇与驻村书记在田间地头交谈的场景。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稻花香里说丰年

“这小苗长势很好,书记,您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水稻的生长过程吗?”实践团成员2021级商务经济学(中英高水平)班的郑金金好奇地问。

朱家明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水稻培育过程

“农民们在水稻收割后,将绿肥作物(如豆科植物)种植在田地里。这些绿肥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氮气,形成大量有机质,并将其存储在植物的根部和茎叶中。当绿肥植物生长期结束后,农民将其还田,将有机质返还到土壤中,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朱家明在白石镇“化肥减量技术——油菜青还田种植水稻新型肥料应用核心示范区”的田野上介绍到,“其次,农民们使用由“有机肥+生物化肥”配制出的水稻专用肥料,为水稻提供充足的养分,如氮、磷、钾等;最后,在海拔1000米的山地上种水稻,较大的昼夜温差使水稻植株的光合效能得到有效提高,其叶片制造生产的光和营养产物也增多;与此同时,当地农民始终坚持以‘高山泉水’灌溉稻田,再加上‘人工收稻、机器加工’的合理工序,一片又一片高质量的有机高山冷水稻谷在金辉九月散发出粼粼灿光”。

这种“绿肥还田+水稻配方肥”的技术在鞍山村得到了广泛应用,水稻产量得到了提高、质量得到了大幅改善,农民的收入也提高了,农民从会种田到“慧”种田,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科技赋能兴生产,走好可持续发展

下午四点整,实践团沿着田间蜿蜒小路来到“重庆市黔江区八八八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学习。“新农人”张叔叔向他们讲述、演示了稻谷“清理、砻谷、碾米”的过程。听完介绍后,老师、同学们兴奋不已,纷纷拿上簸箕在张叔叔的指导下开始了“砻谷人”的工作。

“就这几分钟,我已经就汗流浃背了,可想而知农民在田间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也深刻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更加明白了科技发展对于农业、农民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实践团成员2021级经济与金融班龚放同学说道,“作为一名经管学子,希望未来能将所学转化为现实成果,帮助农民减轻负担,助力乡村振兴。”

朱家明带领实践团成员走进“八八八农机专业合作社”

基地工人指导实践团使用机器

实践团初次尝试“翻稻谷”

“过去收谷打谷整套流程下来全靠人工,四个人一天下来也只能收一亩多地。近两年由于收割机、脱粒机等机器的引进,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大量劳动力,还大幅度降低了稻谷的损失率”,武陵仙山五福有机水稻生产基地负责人甘性钱谈到,“但目前也面临销售渠道窄、市场定位模糊、新媒体宣传缺乏等问题,希望咱们实践团能为大米的销售打开一条新路子”。

负责人甘性钱为实践团讲述“大米销售”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针对负责人甘性钱所提出的问题,“经世济民”电商助农小分队在当天晚上围聚一团,结合自身专业所学讨论出以下解决方法:一、销售渠道拓展:如与超市、批发商或在线商城建立合作关系;二、市场定位明确: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目标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和偏好;三、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核心价值,以帮助消费者区分出众;四、利用新媒体宣传:建立并运用公司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电子商务等渠道进行产品宣传推广;五、寻求合作机会:与农作物相关协会或机构合作,参与行业展会或推广活动,提升曝光度和行业影响力。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大米销售渠道窄、市场定位模糊和新媒体宣传缺乏的问题,还可以帮助增加市场份额、提升品牌价值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实践团成员与老师们夜谈“大米销售”问题

实践团为高山冷水大米做宣传视频

实践团团长2021级商务经济学(中英高水平)班程惠敏分享说,“通过在合作社参与劳动、在乡村基层开展调研、与父老乡亲积极沟通,提升了我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希望之后有更多的机会下乡去练本领、长才干,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扎根实地,描绘未来,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立足新时代,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将继续引导新时代青年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人生华章,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彰显青年一代应有的闯劲、锐气和担当,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乡村振兴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报道链接:https://news.cqnews.net/1/detail/1127331420705001472/web/content_1127331420705001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