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积微成著,校团委在2022年寒假期间,面向全校学生组织开展寒假成长大礼包活动,即我的志愿服务、我的学业规划、我的运动锻炼、我的红色传承、我的劳动体验。自2月4日活动开展以来,吸引了众多同学参与,截止到3月5日,共收到来自11个二级学院,400余名同学的积极参与。经组织、收集、评选,共评选出22份获奖作品,具体名单如下:
一等奖:
文学与传媒学院 2019级小教中文班 崔馨月
教师教育学院 2020级小教全科1班 宋秋洁
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 2019级会展经济与管理 李欣悦
二等奖: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2020级英师4班 白雅平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2020级小教英语1班 张漫
文学与传媒学院 2021级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 王丽丹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2021级英语师范4班 吕露
三等奖:
文学与传媒学院 2019级汉语言文学(师范)班 吴皖玉
学前教育学院 2021级艺术教育班 胡杨
文学与传媒学院 2021级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 李苏玲
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 2019级酒店管理班 洪伦杰
学前教育学院 2019级学前教育专升本1班 谢娇
优秀奖:
学前教育学院2021级学前教育本科1班 王悦
教师教育学院 2021级全科五班 程雪
文学与传媒学院 2020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 陈荟林
文学与传媒学院 2021级新闻传播学类3班 牟沣
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 2021级旅游管理类(中英高水平项目)2班 刘
美琼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2021级药物分析 刘华锌
学前教育学院 2021级学前教育本科1班 黄倩
文学与传媒学院 2021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 刘雪欢
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 2021级旅游管理类3班 龚艺
文学与传媒学院 2021级新闻传播学类2班 张钊萌
下面,请跟随团团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成长与收获吧!
(一)我的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更应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刚刚过去的寒假中,二师学子将志愿服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付诸于实际行动。
文学与传媒学院 2019级小教中文班 崔馨




文学与传媒学院2019级的崔馨月同学在1月29日参加由共青团重庆市永川区委举办的 “永川志愿者喜迎北京冬奥会”主题快闪志愿服务活动、2月10-11日参加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志愿服务活动、2月15-20日参加重庆市永川区胜利路社区组织的交通文明劝导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2月22日参加重庆市永川区婚姻收养登记处的引导、婚俗宣传、疫情防控宣传、集体颁证引导、秩序维护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度过了这个充实的寒假。
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 2019级会展经济与管理 李欣悦




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2019级的李欣悦同学主动报名参加了1月27日至1月29日的社区防疫志愿者活动,她说,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在此次志愿活动中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性,要时刻谨记乐于付出、甘于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同时面对疫情防控工作,保持一颗持续作战的恒心,坚定疫情必胜的信心。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2020级小教英语1班 张漫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20级张漫同学参加了由重庆市黔江区组织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2月8日晚上,志愿者们顶着鹅毛大雪,即使头发被雪浸湿,依然坚守岗位有序引导乘客安全下机,乘客们一句句关心的问候便是他们心中温暖的火光,不断坚定志愿者们奉献自我的决心。
(二)我的学业规划
学习是每个人持之以恒并要终身坚持的修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同学们要主动学习了解本专业发展的动态和前景,思考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确定阶段性的目标。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2020级英师4班 白雅平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20级的白雅平同学给自己的职业定位为小学英语教师,并为自己的职业策划了一份专业、全面并且具有可行性的职业规划书。她相信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第一步,将带领我们走向理想,走近梦想。
文学与传媒学院 2021级新闻传播学类2班 张钊萌

文学与传媒学院2021级的张钊萌同学对自己的专业表达了独特的见解:新闻传播是一个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的专业,新传人更应具有更高更好的媒介素养,具有前瞻性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在时代的浪潮中立足。
(三)我的运动锻炼
健康的体魄是人们持续发展的基础。寒假期间CQUEr们加强体育锻炼,培养自律意识,提高身体素质,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体质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 2021级旅游管理类3班 龚艺


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2021级的龚艺同学制作了详细的运动作息表并且严格执行,在这个过程中她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按时起床、规律三餐。她倡导同学们,运动锻炼从当下做起,利用好闲暇时间,合理制定运动方案,向懒惰说不,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生命在于运动,热血成就未来!
(四)我的红色传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靠一代一代青年去接续奋斗。伟大的建党精神、长征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扎根在我们血脉之中,传承在一代代红色基因里。寒假里,二师学子们补充红色精神“粮食”充盈自身,不断丰富理论素养。
学前教育学院 2021级艺术教育班 胡杨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学前教育学院2021级的胡杨同学在《长津湖之水门桥》的观后感中引用这句话表达了对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的崇高敬意。
文学与传媒学院 2021级汉语言文学(师范)2班 王丽丹
文学与传媒学院2021级王丽丹同学在寒假中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纪念馆,用视频致敬了红军伟大的长征精神,以他们为榜样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五)我的劳动体验
“劳动是生命的法则,也是它最美的果实。”寒假居家期间,可通过培养劳动习惯,学习新时代劳模精神,立足自身专业需要与发展,树立奋斗目标,培养奋斗精神,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享受美好假期生活。
学前教育学院 2019级学前教育专升本1班 谢娇


学前教育学院2019级的谢娇同学在家积极做家务,照顾家人,帮助清理社区垃圾,用自己的实践将劳模精神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中。
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 2021级旅游管理类3班 龚艺


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2021级的龚艺同学积极参加社会劳动实践,参与了社区快递分拣员的工作,体会到劳动者的幸苦,也从劳动中收获了快乐。她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之路上,劳动精神也与时俱进,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力量。让我们传承劳动精神,挥洒汗水辛勤耕耘,种出甜美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