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动态

Propaganda Dynamics

部门首页 > 正文

【“三全育人”见行动】让科研过程成为耕耘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我校科研育人工作开展侧记

供稿单位: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11-23点击数:

“残缺”的身体困不住梦想,脑瘫大学生成功研发发音辅助设备的故事,曾在二师校园内外引发广泛关注。

我校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杨栩,与同学们一起研发的“伴随脑瘫性口齿不清辅助器”科研项目成果,成功入选2018年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荣获2018年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首届重庆区域赛决赛第二名、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金奖的好成绩。杨栩的辅导员王伶俐这样说道,“对患有轻度脑瘫的杨栩,说话口齿不清,思维不够敏捷,但通过参与科研实践锻炼,不仅训练他的动手能力、培养思维,还取得了如此可喜的成绩,让自己感到非常欣慰,由衷为他而感到骄傲!”

杨栩(右二)团队合影

“幼苗”的茁壮成长离不开科研沃土。近年来,学校聚焦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坚持从夯基础、建平台、强团队等方面下功夫,打造科研育人支撑体系,扎实推进“科研育人”,助推“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格局建设,为科研“幼苗”的茁壮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如何激发科研育人活力,真正实现科研培养人、塑造人?”学校科技处、社科处副处长郭莉滨如是说道:“推进科研育人,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写两篇文章,会发几篇论文,关键是要通过科研教会学生做人”“我们就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科学研究全过程,不断推进科研育人制度机制建设,不断改进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形成科研育人的长效机制”。

学校积极深入推进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不断优化科研管理制度,不断改进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工作评价体系,在科学研究中严把思想政治表现关,切实教育引导师生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 

近年来,学校积极发挥科研活动育人作用,深入打造“启智”众创空间,专门配备指导教师,指导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培育出了一大批学生科研成果。2018年以来,依托“启智”众创空间,教师指导学生立项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项目97项,累计覆盖学生达600余人次。

获奖证书

“厚植科研育人沃土,自然离不开科研平台的助推作用”。为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科研育人作用,学校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出台《科研平台建设管理办法》《科研平台考核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积极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基地建设,逐步建立起了“‘启智’众创空间”“儿童大数据重庆市工程实验室”等11个市级科研平台,“‘互联网+’青少年德育协同创新中心”“脂质资源利用及儿童日化产品研发协同创新中心”等26个校级科研平台,单独设立“儿童研究院”“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3个科研机构,切实在搭建师生科研交流互动舞台,培育师生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9月,我校重庆市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完成的“益生菌资源的发掘和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应用及产业化”成果,荣获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 这也是学校积极培育打造科研平台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刘同吉(男)正在参与实验

近年来,依托这些平台,通过不断吸纳学生进实验室、进团队,参加科研活动,产出了一大批成绩喜人的学生科研成果。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2017级本科生刘同吉谈到:“自己能以第一作者在JCR一区期刊Biomedicines发表论文一篇,并参与完成Top期刊Food & Function论文一篇,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更离不开学校科研平台对自己的锤炼和塑造。”

除此之外,学校还十分注重科研团队建设,大力推动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培育支持计划,累计培育打造“小学全科教师教育科研创新团队”等校级科研创新团体4个,“6-12岁儿童教育协同创新团队”等市级科研团队8个,积极发挥教师承担“科研育才”使命。

2018级药物分析专业王丹同学代表团队汇报项目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三峡库区药用资源利用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负责人谭君教授说道:“学院经常选拔本科生参与科研,以此提升他们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指导学生团队完成的“绿色安全的次氯酸消毒产品”项目成果,曾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重庆市‘优创优帮’大学生创业支持计划资助,入选了CCTV中视购物-国货优品,学生团队受邀参加了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切实在训练学生科研能力,塑造学生科研探索精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郭莉滨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化科研育人改革,建立健全科研激励制度体系,不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力度,持续加大科研团队培育,进一步夯实耕耘学生成长成才的科研沃土,切实浓厚科研创新文化氛围,提升科研育人水平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