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我爱思政课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讲习所 - 我爱思政课 - 正文

抓好抓实集体备课 打造精彩思政课堂


抓好抓实集体备课  打造精彩思政课堂

 

马克思主义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立德立心、明道信道、求真铸魂”的育人总目标,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始终突出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以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学术研究为支撑,以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NCP综合浸润式育人模式为路径,课堂教学突破理论知识深度,网络教学拓展理论知识广度,实践教学提升知识运用能力,思政课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课堂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托,是办好高品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根基。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如何让课堂有吸引力,真正打造一批优质思政课堂,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难忘和终身受益的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过反复调研和认真研讨,形成了一条总的思路,那就是紧紧抓实集体备课这个抓手,通过做精做优集体备课作为抓好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此,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实施办法》,严格落实集体备课“三定”、“六统一”和“五备”要求,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备课组长,统一教学目标、统一各章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要求、统一考核要求,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实践环节,重点研究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全面做到集体备课有计划、有规范、有材料、有效果。学院于2017年秋季学期组织推行集体备课制度以来,以集体备课作为提升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已经成效初显,相关长效机制正在进一步形成,,集体备课成果已真正成为激发教师教学活力的“点子库”。

怎么组织好集体备课?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过探索,主要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打造规范的思政课堂。首先是强调思政课堂的思想政治属性,确保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方向绝不偏离,并成为落实课程育人的典范。同时基于思政课堂的性质、目标任务,确定有统一的课堂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这样才能让思政课堂真正具有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的力量。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们不仅是对教学过程进行研讨,更重要的是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更精准的把握,进一步突显课程性质,把知识的讲授向对价值引导和认同的目标上转化,最终实现学生思想的转变,认识上的升华。第二是打造“实用”的思政课堂。马克思曾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思政课堂的“实用性”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学生掌握,变成指导他们成长成才的“武器”,成为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涵养池。其三是打造走心的思政课堂。走心入脑是思政课堂实效性的关键和目标所在。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这个“供给侧”,思政课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阵地牢不牢,关键在教师,教师走心,学生才会入脑。集体备课就是一个让思政老师走心的过程:备教学内容能够集思广益地破解老师的“理论困境”;备教学资源资源让理论的叙事性更强,更能满足学生这个“需求侧”的需求;备教学方法才能让老师自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多用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将“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充分结合起来;备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激发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兴趣,同时运用好新媒体新技术,促进思政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的融合,做到润泽心田、教学相长。

通过一年多的抓实集体备课的实践,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都已初步形成了各自的教学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更加侧重学生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培养;《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注重把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重在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和奋斗,形成牢固的“四个自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则更加关注辩证唯物观对学生成长成长的指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个教学目的明确、以学生需求实际和问题为导向,用走心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共鸣的、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的一批精彩思政课堂正在悄然形成。

 


更新时间:2018-11-15 12:10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
点击数:

上一条: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综述 下一条:重庆交通大学:依托网络信息技术 打造“三环四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