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快讯 >>
新闻快讯

中国教育报:基地江净帆教授发表署名文章《创设促进社会情感学习的学校氛围》

日期:2018-11-02 来源:  点击:

在以社会情感学习为支持的学校氛围中,用“全纳”“公平”“和谐”等理念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成为学校更鲜明的价值取向。教育的对象“人”得到了更多尊重,“人”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得到了更多关注,儿童也得到了更全面与协调的发展。

建设安全有归属感的物质环境。安全整洁是学校氛围的基本要求。比如保证学校建筑物的结构状况良好,场地安全;关注任何低年级学生可能受到欺凌的隐蔽场所,等等。温馨适宜是学校氛围的深化要求,如在学校门口张贴“欢迎加入快乐家园”“让我们开始美好的一天”等温馨标识,使环境展示出对所有人的欢迎;以“儿童视角”来布置校园设施,如在操场上设置供学生休息的长凳,设置绿地供学生休闲等。学校要为师生提供共同参与、团结协作的群体活动场所,也要提供满足个性活动需要的场地。例如,提供儿童跳皮筋、踢足球等群体游戏需要的公共场所,同时也在楼梯间、阅读室等场所贴心地设置一些安静的小角落;提供教职工开会、讨论、交流的足够场所,也不忘为教职工提供个人办公区域。听取教师对学校物质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之中,使学生对学校产生更强的归属感。

建设激励参与的学习环境。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墙体标语、展览架、文化墙、文化角等,对激励参与的学习环境建设进行宣传,争取教师和家长的认可与支持;营造积极参与的氛围,加强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通过教师研讨会,教师之间互动分享学习感想和实践心得,总结学校实践经验,为学生的参与提供实践的平台。同时,要聚焦社会情感学习核心理念,建设和修订学校的理念识别系统,将项目理念融入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弘扬有助于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建设信任和谐的人际环境。在社会情感学习课程以及相关活动中,教给学生友善互动的技能以及人际关系冲突的处理技巧,开展同辈支持计划,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在所有课程中用具体的活动来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如上课前“学会问好”,课堂上共同遵守“尊重”“理解”“聆听”“欣赏”等行为准则。希望教师能够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不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社会和学习行为并经常给予积极回馈。学校的教职工友善地对待彼此,在人际关系和冲突处理方面表现为互相尊重、包容理解。学校管理者尊重、信任、团结和赏识每一位教师,经常和教师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具有发展、开放的心态,给予教师持续、系统的专业培训,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学校应以教职工和学校管理者的行为表现,为学生做出良好表率。

建设自信尊重的情感环境。结合课程学习开展主题讲座以及主题绘画、征文、演讲、手抄报等各类文化体验活动,表达、传播社会情感学习的核心理念。注重学生和教职工公平、被尊重、被重视的心理感受,通过日常活动或文化建设教给学生接纳和重视每一个人的情感,注意及时肯定和鼓励他人成就;反对偏见和刻板印象,并给予每一个人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分享自身情感的机会。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负面情绪的疏导,张贴提倡自制、化解愤怒等情绪行为的提示语,采取可行方法引导学生与教职工交流所遇到的问题。重视欺凌现象,开设多种能够举报欺凌事件的渠道;在学生休息时间及课外活动等场所,安排教职工巡逻,及时干预欺凌行为。

建设开放民主的制度环境。打破传统教育惯常的刚性管理模式,倡导柔性管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积极鼓励、制定契约等方式,唤醒学生的主体自觉,将外部的强制约束变为主体的内部自律。例如,用“为了您的静静学习,我会做到脚步轻轻”等积极鼓励式的标语取代“楼道间不准大声喧哗”等命令式、强制性口吻的标语。学校要设置制度建设与实施过程中的反馈渠道,如校长信箱、校长开放日、教学开放日等,形成多元参与的开放式、民主化制度氛围,鼓励教师、学生、家长为学校的制度建设献计献策。制度内容要关注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特点,实现人文性和可行性。

建设合作交流的校外环境。搭建家校交流平台,利用儿童节、家长开放日等主题活动,利用网站、校讯通等,促进学校和家长及其他监护人沟通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分享处理问题的技巧,共同应对相关问题。搭建校际交流平台,在学生转学、升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社会情感学习信息在学校间保持连贯,彼此共享。学校要多措并举,使家长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学校氛围的创设,形成育人合力。例如,将他们纳入学校社会情感学习指导委员会,将他们的思想纳入学校发展愿景,学校校训、校歌、校徽等的设计要融入他们的理想表述等。

中国教育报 2018年10月31日第05版 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10/31/node_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