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暑期“三下乡”:探寻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点击量:[]2021-07-16

714日,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太极镇李子村和石槽村参观调研当地红薯、菌菇等农产品种植与加工以及金鸡坝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

走到田间地头 体验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

在驻村书记王文峰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一行首先参观了李子村金鸡坝高标准农田基地,感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据了解,李子村金鸡坝历史文化悠久,因一只金鸡飞到坝上而得名。近两年来,金鸡坝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健全休闲观光和农业体验设施,打造具有建党100周年太极八卦图案金鸡图案的特色粮油农旅融合产业园,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有效的改变了当地传统农业非标准、低效率和低经济价值的现状。

调研红薯加工厂 探寻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模式

在重庆慧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公司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金丝玉烤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现状,带领实践团成员按流程参观了红薯条加工过程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标准。公司负责人热情邀请实践团成员品尝公司产品并希望得到有关产品口感、加工工艺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建议。在交流中,实践团专业指导教师陈绍成教授和吴叶宽博士建议加强儿童食用薯条或薯片、红薯泥酸奶等产品的联合研发,并进一步完善生产工艺。实践团大学生志愿者提出改善口感、薯条形态、美化包装等方面的建议,以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销售竞争力。


考察菌菇培育基地 为菌菇培植建言献策

在石槽村,实践团成员深入菌菇培育基地考察了解菌包制作工艺与菌包发酵过程。据悉,农户所使用的菌包原料为当地一些农产品的秸秆。实践团建议农户尝试回收使用当地丰富的桑蚕枝干做为菌包原料,不仅能够提高蚕桑的利用价值,也有利于促进食用菌废料快速转化为农业有机肥料。实践团还建议农户在人工制作菌包时加强过程控制,以避免菌包被污染或有效降低菌包污染率,提高菌包有效利用率。


通过参观调研,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当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现状,为农产品深加工与现代农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一份专业力量。同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志愿者在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体验农产品种植、食品生产与加工、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实践课程,在实践中拓展专业知识与技能,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