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校庆专题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庆专题 - 正文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

    发布人:校友会资讯来源:校友会发布时间:2014-05-20 10:48:48点击数量: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
    ——写在60周年校庆日 
    砚  墨

     

               一段年华,六秩已然弥久;一所学府,甲子正值芳华。
        2014年5月13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60年校庆日。60年一甲子。60年艰辛创业,小路变大道;60年开拓奋进,旧貌换新颜。对师院人而言,回首过往的60年,风雨兼程、引人入胜,总结、纪念、展望理所当然,传承、创新、超越已成使命。
        历史偶有巧合。从1954年“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建立,学校基业开始发端,到1984年“重庆教育学院”组建,学校办学格局的初步奠定,再到今天,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学校屹立本科办学新平台,迎来60华诞,勾画转型发展新蓝图,这60年,正好是两个30年的继承、发扬和跃升。
        第一个30年,主要是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时期,学校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建、而变。1954年,“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成立,成为新中国较早成立的教师进修院校之一。1956年,更名为“重庆市中学教师进修学院”。随后,学校几经撤并搬迁,到1973年恢复为“重庆市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办学,1975年更名为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这一时期,主要承担中小学在职教师的学历提高培训任务,学历层次主要是专科,以函授为主要办学形式。
        第二个3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对教育事业的呼唤,学校创业维艰、爬坡上坎,终究凤凰涅槃、大路朝天。1984年,学校在汇入原二师、三师和重庆一师 部分专业的基础上,兼收并蓄,组建“重庆教育学院”,由此奠定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从此,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师范教育齐头并进;学历补偿教育、教师继续教育统筹发展;师范教育、非师范教育并驾齐驱。然成人教育体制所限,步入新世纪,我们曾经曲折艰难,左顾右盼,但十字路口,学校并未停滞不前,征地、建校、改制,八年坚定目标不移,使命不改。2012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自此,学校昂首站在普通本科办学的新平台。如今,60华诞,又启动了转型发展新的征战。
        历史既是实践记录的总汇,更是过去、当下与未来的交汇,它总是能给人带来丰富的启迪。这正是我们心怀崇敬、展开纪念的本义所在。因为新中国百废待兴,而教育是国家兴旺的基础,学校应运而生。因为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对广大教师学历提升的需求,学校大力发展学历补偿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并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逐步形成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一体化的办学格局。针对重庆基础教育师资出现较大结构性缺编的实际,学校找准办学定位,采取重心下移、错位发展的战略,以培养学前教育和农村小学师资为突破口,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开放教师教育体系。也因为经济社会发展对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巨大需求和现代师范院校面临的定位转换,学校及时转变观念,调整结构,着力面向现代服务业,逐渐壮大非师范教育的规模和比重,形成教师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重的办学新空间。
        回首60年,创业艰难,负重自强;脚踏实地,创新求真;信念执着,锲而不舍;与时俱进,止于至善。即便前行路上风雨如晦,负重自强,创新求真的精神未曾改变;即便前行路徘徊曲折,锲而不舍、止于至善的信念未曾忘却。回顾甲子征程,这无疑是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也无疑是一段充满启迪的诗篇。远眺,它是一座寓示着站起与新生的里程碑。近观,它是一幅逶迤磅礴而又绚丽多姿的新画卷。延伸,它是一条事业发展的康庄大道。浓缩,它是一颗凝聚师院人力量的耀眼星辰。
        学校历史的前30年,三十而立,奠定了学校沿续至今的办学主体格局和精神理念。今天,六十耳顺,全校纪念建校60周年,这其中已经承载了视野开放、海纳百川、追梦行远的师院气质和执着信念。
        六十载激流勇进铸辉煌,一甲子时序更迭再奋发。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面对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大势,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坐标,重新审视学校的发展定位,已然成为了学校新的目标追求。对此,学校已经吹响转型发展的号角,根据重庆新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教育发展规划,做精做优教师教育,做大做强非师范教育,显著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致力于建设新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
        站在历史新的起点,让我们自觉担负起“传承、创新、超越”的使命,向着建设新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的目标戮力前行。
        我们正值芳华,面对未来,三十年太久,只争朝夕!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校友会 版权所有  渝ICP备05008072  技术支持:重庆满阳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