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信息公开首页 > 发展规划 > 正文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及子规划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是顺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实现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加强内涵建设、完善治理结构、激发办学活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根据学校党委《关于制定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建议》(校委办〔2016〕1号),结合学校本科教育尚处于初创期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未来五年学校发展的迫切需求,特制订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一、 规划背景

通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市委第四次代表大会及其以来的历次会议决策部署和要求,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事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和组织制度保障。通过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学校确立了面向0-12 岁儿童成长发展的办学特色定位,基本形成了以教育学为核心,以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及艺术学等为拓展,面向教育服务、营商服务和健康服务三大领域的学科专业集群布局,在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平台打造、对外开放合作、继续教育拓展、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加强建设,积极适应开展本科教育的需要,顺利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章程得以审核通过并正式发布,学校业已具备了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良好基础。

学校党委《关于制定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把学校建设成为重庆有地位、西部有影响、全国有个性的合格普通本科院校的指导思想;确立了通过合格评估、打造办学特色、成就师生发展的总目标;提出了坚持转型发展、坚持综合改革、坚持开放办学、坚持依法治校的各项主要任务,为“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党委的规划建议,在进行“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将注重加强顶层设计与大力推动基层探索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特别要把握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突出重点与统筹全面、挖掘潜力与争取资源、加大投入与提升效能等几个辩证关系,更加注重通过凝聚共识来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更加注重通过制度创新来激发各方的创新创造活力,更加注重通过系统性前瞻性的重点建设任务安排来有序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二、 重点建设任务

学科专业建设工程

应当着眼于解决学校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现实问题,以实施学科专业提升计划来强化院系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活力,以打造跨院系的教学科研平台为重点来推进集群化的学科专业发展和特色培育。

1. 实施学科专业水平提升计划

明确目标,加大投入,充分落实院(系)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院(系)的创新活力,优化院(系)内设教学科研机构职能和教师岗位等教学科研考核评价方式,努力提升各学科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改革学科专业建设机制。落实学校《章程》,完善校、院(系)两级管理制度,坚持简政放权。按照“事人匹配”和“事财匹配”的原则配置院(系)的办学资源,实施院(系)负责人任期目标考核制度和院(系)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评价制度,充分发挥院(系)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及创新活力。

——实施定制化的院(系)学科专业提升目标和路径安排。按照问题导向和目标牵引的原则,探索学科专业建设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各院(系)学科专业建设基础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针对学科专业建设薄弱环节精准施策,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构成。

——完善学科专业提升的资源保障。建设适应学科专业建设的人才队伍,实施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队伍岗位聘任制度。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和学生管理服务研究,构建结构合理、能力较强的学科专业骨干教师队伍,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资源的拓展能力和整合力度,完善专业集群和课程集群建设中的制度化安排,提升学科专业核心竞争力。

专栏1  一流专业提升计划 

按专业建设目标的“国际一流、国内一流、地方一流”三类参照目标,分别设立ABC三个级次,从师资队伍、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国际化水平、社会声誉等方面加强专业建设,并从学生访学深造率(含出国和考研)、专业竞赛获奖率、第二学位率(或专业辅修率)、就业率、就业质量及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考察人才培养成效。院系以三年为建设周期,自主设置发展目标,根据实现各院(系)学科专业建设目标的需求,学校按1000万、500万、200万不同等级予以运行工作经费和相应等级专业技术岗位配置加强支持,院系通过自选量级、自定目标、自我攀升增强发展活力。

2. 实施教学科研平台建设计划

围绕学校面向012岁儿童成长发展特色定位和教育、营商、健康专业集群,创新对外合作和校际、院(系)际协同机制,以实施产教融合和德贷项目为契机,形成以儿童大数据中心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性与系统性兼备的跨院(系)教学科研平台(以下简称平台)。

——实施平台项目遴选建设新机制。充分发挥校学术委员会的参谋决策作用和院(系)的主体支撑作用,广泛征集平台项目建设建议,按照“三维度九指标”评价框架加强对平台项目定位、策划、仪器设备选配、平台运营模式等方面的引导,形成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平台项目库,分期分批滚动推进平台项目建设。

——探索平台项目建设运营新机制。实施平台首席专家目标管理和聘期考核,以研究项目配套经费促进仪器设备持续更新,加大对依托平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院(系)对平台贡献的绩效评价制度,实施资源配置与贡献绩效挂钩。

——扩大平台的对外开放和产教融合力度。争取承接一批有影响的省(部)级以上的重点研究项目和一大批横向或企业委托项目,支持一批创新性和实用性突出的师生创新创意项目,形成一批凸显学校价值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成绩,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成就师生专业发展。

专栏2 儿童大数据中心

“十三五”期间,服务学校面向0-12岁儿童成长特色办学定位,成立儿童发展研究院,建设儿童大数据中心,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开展中小学校(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场景下的儿童行为数据采集,形成集儿童教育、娱乐、生活等领域数据采集分析、教育施策和咨询服务于一体的服务能力,支撑相关学科专业面向儿童成长发展的专业特色打造,集聚儿童学习认知研究和相关数据分析等人才,力争成为重庆市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儿童研究与服务平台。

 

专栏3 三维度九指标评价框架

“三维度九指标评价框架”,是指根据学校转型发展的目标要求,从服务行业企业、支撑学科专业和运营服务能力等三个维度来实施教学科研平台的规划定位;从服务行业企业的重要性、契合性、先进性,支撑学科专业的学术性、学科性、前沿性,运营服务能力的技术可行性、团队合作性、应用普遍性等九项指标来评估教学科研平台的成熟度;考虑到技术快速发展的因素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每个指标上各自以星级的方式进行评价,一星为最低,三星为最高。学校学术委员会基于这一评价框架指导和遴选教学科研平台项目,形成经常性的教学科研平台建设项目建议;学校财经委员会定期根据学校经费安排使用原则和学校资金筹措调度能力,形成动态的教学科研平台建设项目库;学校行政每年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和当年学校财力,安排入库项目的实施和绩效评价。

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正视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创建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良好局面。以实施专业课程教学改进计划和学生教育管理创新计划为引领,加大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投入,改革教育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推动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1. 实施专业课程教学改进计划

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体制机制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专业培养质量标准,强化目标责任和教学过程管理意识,加大教学建设与改进的投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资源统筹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助力学生专业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实施120+“学分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通过自主发展学分引导学生向专业能力提升或多元个性发展。完善定制化的学生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安排,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和学科专业竞赛活动,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实施卓越学生成才计划。支持一批学习成绩优异、创新意识和能力突出以及有潜力、有意愿的学生,充分利用导师指导、网络课程、校际交换和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与途径,构建学生卓越成长综合改革定制方案,增强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设计的意识和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学校社会声誉。

——实施一流课程教学建设计划。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集群建设,以“四个对接”强化专业能力培养,有效促进课程教学与新兴行业、新兴职业和新兴技术的对接,协调推进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模式改革,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努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完善教学专项激励政策。实施教学基础运行经费和专项建设经费分列的经费投入机制,激发院(系)教学改革活力。实施主讲教师负责的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以专业性大班教学和个性化小班研讨为指向,推动教师教学能力个性化、专业化发展。建立教育教学资源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和部门服务教学绩效评价制度,确保人才培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专栏4 120+”学分人才培养方案

将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160总学分要求,分解为通识教育课程约占40学分,专业基础课程约占40学分,专业核心课程约占40学分,自主发展课程约占40学分。在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以参与创新创业、开展访学深造、接受科研训练、增强实践技能、辅修第二专业及提升综合素质等为内容,通过自主发展学分引导学生实现向专业能力提升或多元个性发展。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支撑和制度保障。

 

专栏5  一流课程建设计划

积极探索课程建设新机制,努力构建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更能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教学模式。主讲教师自主确定课程教学预期目标,以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吻合度、四个对接度、信息化程度、同行评议认可度、学生评价满意度和其他客观指标等维度来构建课程质量标准。学校授权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更多的教学资源调配权力和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手段安排,积极探索创新教师对修读课程学生的遴选机制和对学习进程的管理权,以学生课程学习效果为主来评价课程建设成就。学校以三年为建设周期,按每门建设课程100万、50万和20万等不同量级标准给予建设经费和相应等级专业技术岗位配置予以支持。

  

 

 

专栏6  大学生卓越成才奖励资助计划

积极探索建立学生成才奖励机制,加强对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发展的引导,促进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配合学校卓越成才培养计划实施,设立卓越人才系列奖助学金,支持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考研、访学、第二学位、专业辅修、校外专业竞赛获奖)、科学研究(科研立项、论文专著、发明专利)、创新创业(校外创新创业项目获奖、项目孵化、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学生助教、志愿服务、顶岗实习)、文化艺体(文艺、体育项目校外获奖)等方面卓越发展。

2. 实施学生教育管理创新计划

构建学生教育管理专业化教师团队、组团式信息服务平台和网格化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促进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主动融入大学教育,助力学生思想进步、视野拓展、学习成才和价值提升。

——完善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模式。制订并实施校、院(系)两级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规划,畅通教育管理队伍的职业发展渠道,明晰各级各类教育管理岗位职责,构建岗位聘任考核机制,完善岗位绩效考核激励办法。加大学生教育管理经常性工作经费和专项经费支持力度,建立基于绩效的工作经费动态调整机制。

——改进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和手段。积极探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手段,以助力学生更好融入大学教育为目标,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和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形成规律研究,提升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监督能力,健全完善学生综合评价和奖励资助政策体系。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计划。注重一二三课堂协同,积极构建班团和社团相互交织的网格化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以公共事务为平台培养学生骨干和实现广泛覆盖。注重加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培养学生学术爱好和研究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服务意识。

专栏7   辅导员成长专项计划

按照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要求,健全辅导员选拔聘用、教育培养、考核评价、激励发展等机制,培养集思想政治教育、党建、学生事务管理、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公共危机管理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多种能力于一体的专家型辅导员人才队伍。落实校、院(系)两级辅导员队伍建设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辅导员职级制,落实各级岗位职责要求和岗位聘任考核机制,完善岗位绩效考核激励办法。制定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安排专项预算开展集中教育培训,强化辅导员职业认同、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支持骨干辅导员进修、访学和攻读学位。成立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加强学生工作研究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升专业化水平。以信息化建设改进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方式,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专栏8  学生全程管理服务计划

建立学生全程管理服务工作机制。根据分层、分类教育目标规划和学生实际需求,将服务工作渗透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就业整个过程,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工作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着力打造学生学业辅导、心理辅导、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就业服务、资助管理等服务平台,加强对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学生、休学创业学生、基层就业学生等特殊群体的跟踪服务,满足各类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全程化服务学生发展的能力。各直接面向学生的管理服务部门和院(系),应当完善日常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建立首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制、事务公开和承诺制,建立学校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三级学生管理服务评价体系,建立对工作人员的定量考核和表彰制度。 

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积极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构建和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和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四有”教师队伍,引导各级各类岗位的教职员工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中建功立业。

——健全人才成长服务支撑体系。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投入,转变人才评价方式,改革机构职能配置和跨部门协作机制,强化对院(系)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和考核激励,深化以“三定一聘”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和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改革,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统筹推进学校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人人皆可成才和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局面。

——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计划。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对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岗位年薪制、职业年金制等薪酬激励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拓宽高端人才引进渠道,创新岗位设置和绩效考核方式,落实院(系)工作职责,以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带动学校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教学科研团队支持计划。完善教学、科研和产学研合作等专项激励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教学科研平台的人才集聚作用,鼓励院(系)依托平台设立教学科研团队、教师工作室、众创空间和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构,实现学校学科专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才队伍教学科研能力的同步提升。

——建立突出贡献表彰奖励制度。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弘扬奉献精神,激发人才活力,深化人才聘用、岗位编制及绩效评价等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岗位职责动态配置调整机制,完善以贡献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凸显人才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价值,构建对取得突出成绩和争得各类重大荣誉的表彰奖励制度。

专栏9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一)改革人才资源配置机制。依据国家关于事业单位编制改革精神和学校办学规模,核定用编总量,合理设置事业编制、补充编制、流动编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构建人才资源动态配置机制;设置高端人才特聘岗位,引领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根据岗位性质,探索自主招聘、劳务派遣等方式配备人员。

(二)改革岗位管理机制。根据部门的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合理核定岗位职数和结构;明确岗位职责和聘岗条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明确岗位性质,理顺混岗使用,构建专技、职员、工勤三支队伍人员的发展通道。

(三)创新绩效评价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构建学校考核部门、部门考核员工的两级考核奖励体系;完善绩效分配办法,按照“基础绩效+考核绩效+奖励绩效”的模式构建新的绩效分配体系,激活部门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

专栏10  人才队伍重点建设项目

(一)三百人才项目。积极采取措施,力争在“十三五”期间新增博士100名,新增具有海外学习背景人才100名,新增熟悉行业(企业)发展状况和岗位技能的人才100名。

(二)青年教师成长项目。为有发展意愿、有培养前途、积极参与学校建设的青年教师提供工作经费10万元(分35年使用),支持其提升能力素质。重点支持到市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到国外访学(不少于1学期)、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

(三)南山学者项目。选拔20名左右教学业绩突出、科研成果丰硕、积极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教师,提供20万元/人(分五年使用)的工作经费,支持其开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工作。加大力度引进一批符合学校发展定位需求的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助推学校事业快速发展。

(四)专业负责人培养项目。每个本科专业培养1名能够引领专业建设的负责人,提供工作经费15万元(分五年使用),支持其搞好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支持有条件的应用型专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专业负责人,提供工作经费10万元(分五年使用),支持开展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专业建设。

(五)“双师”教师成长项目。完善专任教师赴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制度,新进教师行业培养制度,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开展“双师”资格认证,完善“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2020年试点专业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70%,其他专业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达到50%

(六)人才引进项目。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引进学校发展急需人才,吸引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到学校兼职,聘请企事单位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与学术指导和教学科研工作,开展课题合作研究,共同培养人才。

智慧校园建设工程

着力解决信息基础设施架构滞后、各类信息系统流程和数据分散孤立、面向师生服务的技术及业务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从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变革、提升学校管理服务效能、拓展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推动教学科研模式创新和改善师生用户体验等方面着力,实现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综合化和智慧化。

——推进信息化与大数据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改革。设立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推进办公室,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业务职能,统筹协调信息技术设施建设、流程数据规范、项目进程安排和运营支撑保障,加大智慧校园建设和运行维护专项经费投入,建立对各部门、各院(系)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部门、院(系)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体系。全面梳理各部门、院(系)的权力责任清单,优化服务师生的业务流程设计,建立数据管理、数据应用的责任制度,以感知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设备信息化为重点,提升教学科研过程和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进管理服务部门职能转变和效能提升。

——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全面互动新模式。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手段,推动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手段的变革,有效克服教学科研资源的“短板效应”,突破时空局限和传统学习模式的约束,探索知识获取、共享、创造和应用的新路径,助力实现特色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

——积极探索智慧校园建设新模式。拓宽渠道、搭建平台、开放资源、营造氛围,有效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注重建设信息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全校师生员工的信息化素养,促进师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上的众创、众包、众扶和众筹实践,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学校师生发展的良性互动。

专栏11 智慧校园建设项目

(一)校园信息化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以提升用户体验为导向,全面改进现有校园网基础架构,建设智能可控的高效的网络体系,实现全校的有线、无线、物联网络全覆盖,满足高接入、高并发、高带宽的全接入要求。建立学校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调配,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云服务,为学校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硬件支撑和计算能力。

(二)基于流程再造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以大数据分析为驱动,全面梳理学校业务流程,建立大数据应用分析平台,集成各应用系统,实现海量数据共享融合与应用协同,打造基于流程管理的网上综合服务平台,结合实体综合服务大厅,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流程优化和再造的决策支持,进而构建并不断完善适应校情的信息化治理体系。

(三)智慧化应用工程建设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校园感知和分析系统,实现人财物定位、运动轨迹、校园热图、网格管理、远程控制、设备自适应联动、信息共享融合等功能,逐步建设智慧课堂、智能楼宇、智慧食堂、远程集抄、照明监控、智能水控电控、生态监控、智慧安保等智慧化应用工程,为师生打造安全、稳定、便捷、环保的智慧校园。

美丽校园建设工程

科学定位校区功能,合理整合校园资源,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保障水平,改善管理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持续深化公共服务领域改革,积极开源节流,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在学校各项事业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力争学府大道校区在设施改造和文化挖掘方面实现“提档升级”,南山校区在配套建设和文化赋予方面实现“功能完善”,营造良好的运行秩序和校园氛围。

——统筹推进两校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争取、精心组织德促项目的立项实施,整合资源、合作推进田径运动场的改建,努力打造功能布局合理、交通组织科学、建筑环境友好、绿色生态协调的学府大道校园;大力推进、抓紧实施南山校区综合实验实训大楼建设项目,努力完善“校友林”“三创园”等配套工程和校园环道等景观工程,适时推进青年教师公寓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布局合理、环境雅致、文化浓郁的校园氛围。

——精心策划实施校园主题文化建设。以“荟融和美 至善二师”为主题,统筹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建设,搭建平台、丰富载体、创新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文化活动。统筹内外资源,激发各部门、院(系)文化建设活力,合力打造高水平、前瞻性、参与广、影响大的文化软实力,力争形成一批较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和品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规范和导向作用,为我校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积极推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的大后勤管理服务改革。整合资金资源配置,克服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深化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积极稳步开放校内后勤服务市场,规范学校后勤服务市场秩序,完善后勤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推进服务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努力探索后勤管理服务新模式。

——切实加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资产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加强师生人文关怀,关心师生身心健康,依法维护师生权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安全稳定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处突应变能力,深入持续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把学校建成人心凝聚、共享发展的美丽家园。

 

专栏12 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重点项目

(一)南山校区综合实验大楼项目。建设规模28942平方米,总投资共计13000万元,建设工期两年,拟于2017年启动项目建设。

(二)南山校区青年教职工周转房项目。建设规模9300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拟采取BOT的模式进行建设,建设工期为一年半,适时尽早启动建设。

(三)南山校区二期道路项目。学校自筹经费1100万元建设南山新校区环道,长度600米,道路宽6米,两侧人行道各2米,项目分二期建设,2018年底实现通车。

(四)学府大道校区综合实验大楼项目。建设规模36300平方米,总投资11000万元,建设工期两年,拟于2017启动项目建设。

(五)学府大道校区田径运动场改造项目。该项目包含400米跑道标准田径运动场和其他球类运动场馆及700辆左右地下停车库,建设总规模28000平方米,总投资规模约5500万元,争取通过校企合作引资实施项目建设,建设工期一年,适时尽早启动项目建设。

(六)节能系统改造及能耗监控数据平台。以“集中管理、综合服务”为目标,实施资源使用绩效评价和奖惩制度,探索建立使用绩效与相应管理权限相关联的创新机制。加强资金、资产、物资和服务的统筹供应管理,加强经营性资产的产出效益分析,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校园。

对学校能耗系统改造,包括LED节能照明系统、智能水电表、绿化喷灌改造及教室照明分区控制系统。加强能源出口端、用户终端联动升级与有效节能管控,建设资源能耗监控平台,处理基础数据,硬件基础数据集成,问题报警处理,能耗分析。

专栏13 文化软实力提升计划

(一)大学精神培育与弘扬项目。凝练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办学理念,包括办学宗旨、发展战略及办学特色等。加强对校训校风的宣传和内化,使之融入教育活动和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制作校歌MTV,利用网络、广播和各种仪式进行推送。加强校史编写与校史馆建设开放工作,逐步使新生入学校史教育制度化。加大学校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传播校园文化的正能量。凝聚反映整体转型状态的大学精神,为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提供精神力量。

(二)校园特色文化活动项目。全面推广应用学校形象标识系统,凡涉及学校对外形象相关物料进行统一优化设计和制作,包括录取通知书、学生证等,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实施重大典礼(仪式)文化塑造工程,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和“五月南山”“新年文艺晚会”确定为学校每年常规重大活动,赋予学校特色,形成规范体系。适时举办校庆活动,重视学校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学者纪念日活动,努力弘扬先师先贤的优秀品质。

保持与市文化委员会的长期、深度合作,继续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帮助师生提高审美修养,丰富文化生活,积极培育“向真、向善、向美、向上”校园文化。

(三)人文校园环境建设项目。加强校园环境设计和景观建设。通过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主题雕塑、文化走廊、文化景点、艺术墙和健身设施等,使校园既能展示学校的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建设“校友林”特色人文景观。以学校校友会为依托,多部门协同建设校友林工程,持续建设富有历史文化特色,体现学子情感的校友林,以此成为学校的特色人文景观之一。

党建固本强基工程

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思想引领和以身示范,努力培养一支思路得当、工作得力,善于抓住重点推进改革的干部队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控思想舆论工作的话语权、主导权,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实施大党建格局提升计划。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规矩、规则和规范意识,加强廉洁自律纪律要求,使全校师生党员信念更加坚定、组织更加有力、作用更加突显,营造学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创先争优的育人环境。

——实施干部队伍素质提升计划。拓宽选任视野,推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健全能上能下机制,规范行权履职行为,改革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考核评价制度,提升各级干部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分类施策的能力和水平,围绕重要领域、重要任务和重要试点,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和关键节点,全面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体制机制。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强化追责问责,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廉洁教育,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加强纪检监察建设,提升监督执纪问责履职效能,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学校“十三五”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专栏14 党风廉政建设项目

建立健全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探索破解同级监督的难题。

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治理干部不作为和乱作为。

出台《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

筹建“纪律文化研究中心”,创新向二级院系提供纪律顾问的办法,推行《党政职能部门及院系廉政风险防控手册》,筑牢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专栏15 党建工程建设项目

(一)实施思想领航计划。全面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分步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师资库,不断丰富内容、形式和载体,逐步提升党委会、党委中心组、教职工政治学习、党团校等理论学习实效。制定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方案,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的主渠道作用。集成建设“门户网+校报+微信公众平台+QQ公众校园号+广播电视+宣传栏(橱窗)”的全媒体平台,增强“二师好声音、校园正能量、学校好形象”的宣传话语和范式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建设网络舆论监测平台,加强网络议题的设置能力、引导能力、管控能力、处置能力建设,打造符合学校改革发展需要的清朗网络空间。切实落实中央、市委关于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的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

(二)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项目。以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遵循夯实基础、规范运行、注重实效、发挥作用的要求,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优、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思路,坚持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干部队伍素质提升项目。将全校处科级干部、党务干部、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负责人统筹考虑,采取调训、送培、定制主题班等形式,强化学习培训、岗位锻炼和能力提升,使各类培训对象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五年轮训一遍。

三、 预期目标

通过合格评估

各项办学主要数据指标的目标是,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控制在13500人左右,专任教师生师比不高于21:1,专职辅导员生师比达到200:1。各专业教师数量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结构合理,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5000元以上,其中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10%;生均纸质图书达到80册以上,生均年进书量5册;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14平方米以上;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800元人民币以上。

在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的基础上,不断规范教学管理,严格执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健全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体系,保障教学质量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对教学工作及教学效果比较满意,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比较满意,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认可度较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较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打造办学特色

围绕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特色办学定位,推进学科专业的差异化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推动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相互融通,基本建成儿童研究院和儿童大数据中心等跨院系教学科研平台,在相关领域集聚和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催生一批儿童发展研究成果,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以转型发展为统领,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学生就业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打造一批在区域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

秉承传统,积极创新,积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政策性培训业务,拓展功能性继续教育。创新服务教师发展的模式和手段,努力打造西部高水平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对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积极开展面向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继续教育,显著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成就师生发展

通过构建和完善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要义的管理服务体系,实施简政放权,激发人才活力。全面推进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评价激励制度,营造公平的人才成长环境,促进广大教职工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事业中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各显其能,在民主、开放、和谐的氛围中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充分实现其自身的发展和价值提升。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积极构建和完善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教育教学体系,更加重视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提供平台支撑与制度保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进学业和职业规划,引导学生多元个性发展。学校积极支持鼓励学生在专业提升、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服务社会、文化艺体等方面取得个性化成就,力争“十三五”期间全校万名学生获得市级及以上奖励,切实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专栏16:“十三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时间

指标

2018

20202018年已完成的目标

属性

办学

水平

通过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转型发展成效显著,学校竞争力明显增强

预期性

办学

规模

学校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控制在13500人左右

学校全日制本科在校生保持在13000人左右

约束性

投资

总额

6亿元

累计投资10亿元

约束性

 

学科

专业

 

新增本科专业9个,本科专业总数达到28个;累计取得12个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

累计新增本科专业15个,本科专业总数达到34个;累计取得18个本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新增市级本科特色专业2个;

约束性

积极构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努力培育优势特色学科;积极争取市级重点学科;积极做好与西南大学联合培养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申报专业硕士授权点的准备工作。

预期性

师资

队伍

 

专任教师总数达到620人,生师比达到21:1。专任教师中50%以上为硕士博士,30%以上具有高级职务。专职辅导员师生比达到1:200

2020年,专任教师总数达到640人,其中,70%以上为硕士博士,5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非本地高校毕业的师资比例达到50%

约束性

教育

教学

 

“120+”学分方案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方面取得突破;围绕0-12岁儿童跨专业开发一批特色课程资源;争取获得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60项,毕业生创新能力获得较大提高;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就业率高于当年全市平均水平,就业质量较好;新增市级教学成果奖1-3项;建成各类实验室120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建成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130个,其中市级实践教学基地3个;建立健全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初步形成学生选课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等人才培养模式;累计获得200个左右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其他奖项;毕业生创新能力等主要方面获得社会认可;就业率高于当年全市平均水平,就业质量良好;累计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励4-6项,力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累计建成各类实验室14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累计建成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160个,其中市级实践教学基地5个,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预期性

科学

研究

 

争取获得3-5项国家级课题立项;获得35-50项市级课题立项;获得15-20项企事业横向课题立项;科研经费总投入累计达到5000万元;

获得7-10项市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累计获得5-7项国家级课题立项;累计获得60-70项市部级课题立项;累计获得30-40项企事业横向课题立项;科研经费总投入累计达到1亿元;累计获得15-20项市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预期性

办学

条件

 

基本完成南山校区28942平方米综合实验大楼建设。

新建学府大道校区综合实验大楼3.63万平米,南山校区青年教师周转房9300平方米,基本完成学校学府大道校区运动场改造;图书馆纸质电子文献250万册(),报刊1200种、中外文文献数据库20个和60TB数字化信息资源,使我校文献资源达到教育部合格评估要求;夯实“数字化校园”建设基础,实现校园网络万兆出口,完成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拥有100TB存储空间,建成并完善校园数据共享平台与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

约束性

四、保障措施

本规划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发展规划处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编制,经校长办公会、校党委会通过,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审议,由校党代会批准实施。各单位通过专题学习、交流座谈等形式,组织全校师生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学校的目标定位和战略部署,广泛宣传吸引广大校友及其他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学校改革和发展,为实施规划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学校成立“‘十三五’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学校总体规划的实施,对规划总体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责任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进度和责任主体,并将主要任务和核心指标分解到年度工作计划中,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切实做到决策部署以规划为依据,工作目标以规划为指南,考核工作以规划实施效果为主要标准,共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十三五”期间,学校计划投入10亿元建设资金,其中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31亿元,教育教学及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投入3.47亿元,其他3.22亿元。我校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努力拓宽收入渠道,多方面筹集办学资金,“十三五”期间预计收入总量可达到20亿元。学校在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的前提下,能够保障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及实验实训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学校及各部门要以规划目标为导向,统筹考虑学校各类经费,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分类型、分阶段、分项目统筹考虑资源配置,优先保证人才培养建设任务的需要和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健全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和年度监测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组织开展规划执行情况的中期检查和跟踪分析工作,发布中期进展报告,主动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和建设的基础性环节,是学校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既是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基础条件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依据。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持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供给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关于制定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建议》,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坚持转型发展和综合改革,着眼解决学校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现实问题,强化院系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活力,推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健全学科专业建设投入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打造跨院系教学科研平台,推进学科专业集群化发展。深化与政府、研究机构、教育单位部门的合作,产出标志性成果,打造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的特色学科专业集群。加强对未来区域发展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建立健全学科专业评价及动态调整机制,提升学校办学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一)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相结合原则

以学科专业集群化发展为目标,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对接重庆市产业链、创新链,结合学校资源禀赋和人才培养定位布局新增专业,保持专业增设的前瞻性和学科建设的需求导向。坚持统筹协调的发展思路,加强对学科专业建设的规划指导,统筹特色学科、急需学科和新兴学科协调发展,构建多点支撑、特色鲜明、集群优化的发展格局。

(二)全面建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原则

兼顾学科专业平衡发展与特色培育。在保障各学科专业持续投入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倾斜和经费安排,聚力打造一批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特色专业群;集中优势资源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学科争创市内重点学科,着力在儿童教育、大数据、大健康、文化旅游、服务贸易、新兴金融、设计咨询等领域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学科,明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三)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原则

通过加强建设和综合改革补齐短板、培育特色,快速提升学校学科专业区域影响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通过建设和评估评价机制改革,夯实院系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激发院系办学活力,积蓄创新发展动力,形成集群发展合力,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三、建设目标

2020年,专业总量达到40个左右,新增二级学科15个左右。培育市级特色学科1个,建成校级重点学科9个,新增市级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3-5个,培育市级学科团队2-3个;新增市级一流专业3-5个,市级特色专业3-5个,特色专业群1-2个。

学科专业布局渐趋合理,结构更加优化,集群效应明显提升,办学条件基本完善,院系办学主体性和创新活力显著增强。产教融合、国际合作办学从规模扩展向质量建设转变,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推进、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在各教学环节普遍使用,学科专业内涵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科专业建设和评估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师生获得感明显提升。

四、主要举措

(一)完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

推动完善校、院两级管理制度,按照“事岗匹配”、“事财匹配”原则配置办学资源;按照问题导向、目标牵引原则,探索建立基于院系专业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经费使用绩效考评基础上的学科专业建设评价机制。实施二级学院负责人任期目标考核和二级学院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评价制度;实施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岗位聘任制,完善专业集群和课程集群建设中的制度安排。综合基本条件、招生、就业、专业评估等因素,实施专业招生预警机制,动态调整专业招生计划。对落后于产业转型升级,市场需求小、就业面窄或专业建设质量差的专业,视情况启动合并、停招、撤销等退出机制。

(二)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按照重庆市“1+1+6”战略规划指向和我校实际,进一步搭建和完善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的大学科门类;优先支持教育学科建成全市重点,分步支持2个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学科获得市级重点立项建设资格,持续支持6个培育学科达到校级重点学科水平;围绕教育、健康、营商服务和信息技术布点新增大数据、电子商务、艺术教育、服装与服饰设计、药物分析、税收学、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艺术、休闲体育、运动康复等本科专业,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三)统筹学科支撑平台建设

全力推进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三大重点学科支撑平台软件和硬件建设,大力促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交互式教育电子工程研究中心”等市级科研平台的内涵发展,提高学科平台支撑水平。同时,破除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助力管理学、工学、文学、艺术等学科新增跨学科市级科研创新平台,进一步拓展学科内涵,发展学科特色,进提升学科竞争力。

(四)努力提升儿童成长服务面向成果产出

全力推动“儿童发展研究院”建设,集聚0-12岁儿童发展研究力量,提档升级儿童学科研究水平,培养一批儿童学科产教融合的优秀师资和有重大社会价值的标志性成果。全力推动“儿童大数据中心”建设,依托“曙光大数据学院”和“中兴通讯信息学院”,将“儿童大数据中心”打造成“数据中国”高校网络的“神经元”。以高层次特色成果努力提升儿童学科学术话语影响力和儿童成长服务紧缺人才供给能力,扩大我校儿童学科自主创新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面和影响度,逐步建成西南地区儿童研究区域高地。

(五)实施一流专业提升计划

按照“国际一流、国内一流、地方一流”三个建设等级,院系自定目标、自选量级,以师资队伍、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国际化水平、社会声誉等为建设着力点,从访学深造率、专业竞赛获奖率、第二学位率、专业辅修率、就业率、就业质量及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考察专业建设成效。以三年为建设周期,并视目标达成所需经费按1000万、500万、200万不同等级予以工作经费和相应等级专业技术岗位配置支持。

(六)稳步推进学科专业整合

按照专业的学科归属逐步推动院系间的学科专业调整、师资队伍和实验实训条件资源整合,以进一步提升资源共享和使用效率,理顺学科专业建设权责主体和资源配置机制,形成建设合力,为学校学科专业集群建设夯实基础。

(七)强化市级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培育

围绕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加强对市级特色专业和特色专业群的建设规划和培育力度,通过政策安排、资源调配、路径规划设计等夯实入选专业办学基础,提升办学能力水平、凝练办学特色。

按照服务对象或领域相同,学科相同或相近,教师、实验实训条件共享等原则,根据学校确定的“为0-12岁儿童成长服务构建教育服务、营商服务、健康服务的特色发展之路”的要求,谋划组建1-2个校级特色学科专业群,形成发展合力,提升专业竞争力,实现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新的增长。

(八)分步骤参加专业认证

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分批培育、分步推进专业分级认证。推动学校所有可认证专业在全部实现“三基本”的基础上,积极作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能力、课程体系建设与内容开发能力、课堂教学与评价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努力建成一批卓越专业,带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九)持续推进课程建设

实施一流课程教学建设计划,探索以课程建设为切口,综合推进教学师资、资源、条件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等专业内涵建设的新机制新举措;积极推进精品在线课程建设;逐步推进运动与健康、沟通与表达、数据与洞见通识教育模块课程建设与改革;强化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启动双语课程建设;稳步推进课程分类评估。通过系列建设,持续丰富课程资源,探索建立点面结合、层级清晰的“合格—精品—一流”课程建设金字塔,显著提升课程建设能力。

(十)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以高等教育国家质量标准、工程专业认证、师范专业认证为主要参照依据,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不断完善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将国家标准、行业需求及发展趋势、学生愿景结合起来,科学设计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评价方式,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做好顶层设计。

积极推动学科性质相近、专业口径较窄的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引导大类招生专业从一年大类培养逐步过度到两年大类培养。

(十一)稳步推进“120学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设置卓越学院,统筹推进“120学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实施“120学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系列配套改革措施,改革教学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提升教学资源配置绩效,推动教学资源建设,逐步形成“目标导向、绩效考评、职责相称、事财匹配”资源配置机制;激励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树立理想,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构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服务学生多样化成长的立体式人才培养机制和平台。

(十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创新创业必修学分。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创新创业模块课,实施“2+1+1”的创新创业学分制:所有学生必须完成2个学分的创新创业理论学习,完成1个学分的创业计划书撰写和1个学分的专业技能竞赛。积极筹建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开发创新创业资源,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实现梦想。

(十三)加快条件资源建设力度

按照通识能力、学科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探究性创新性能力等梯次能力培养整合现有实验室。以“科学规划、急用先行、共享共建”为原则,加大陈旧实验室改造力度和资源短缺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逐步建立适用学生能力形成和不同课程学习的条件装备和实验室。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架构建设,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手段,推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体制变革,助力实现特色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校学术委员会指导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的制定,统筹建设项目和建设进度安排;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推进学校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等专业内涵建设;科研处、教务处及各二级学院具体实施各项学科专业建设任务;各职能部门为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保障;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负责对学科专业建设成效进行评估评价,为学科专业建设的持续改进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依据。

(二)制度保障

适时出台、调整相关学科专业制度文件,构建能够充分调动二级学院、教学科研平台、广大教师和学生开展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学科专业建设激励机制、动态调整制度与投入评价机制,构建比较完善的学科专业建设制度体系。坚持整体激励和重点激励相结合,激励措施与教师职称评聘、考核评价和二级学院工作目标考核挂钩。通过有效激励,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

(三)条件保障

科学规划、合理使用德促贷款项目、产教融合项目和央地共建项目资金,努力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持续改进学科专业建设设施条件。开发建设“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数据中心”,适时掌握各学科、专业教师队伍、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状态信息,为优化学科专业建设资源配置和持续的专项经费投入提供依据。

(四)人才保障

实施“外引内培”相结合的人才兴校战略,通过校级人才和市级人才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南山学者培养资助计划、教学名师培养计划、青年教学成长支持计划,“巴渝海外引智计划”、聘任国内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引进优秀博士生等多种措施,不断提升学校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为学科专业建设的推进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学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是助推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建设一支与学校事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师资队伍,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依据重庆市高等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以国家全面深化高校综合改革为契机,围绕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增强师资队伍的人才培养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二、“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以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为引领,以深化岗位聘任、收入分配、职称评审、编制管理系列改革为手段,积极创新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适应学校转型发展要求的“四有”教师队伍,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引导教师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中建功立业。

(二)具体目标及任务

1. 机制体制目标

加强顶层设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教师潜心工作的评价机制。

2.师资队伍结构

1)队伍总量。人才队伍总量与学校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其中,到2017年末,专任教师总数达到600人,能够满足学校迎接本科合格评估需要;到2020年末,专任教师总数达到650人。生师比降低到20:1以内。

2)学历学位结构:到2020年末,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80%,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不低于70%,博士不低于20%。

3)职称结构:到2020年末,具有高级职务的比例控制在45%左右,其中正高不低于10%。

4)学缘结构:新进人员主要从市外重点高校毕业生中选拔,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境)外、市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培训学习,持续优化学缘结构。到2020年末,非本地高校毕业的师资比例达到40%。

5)“双师型”教师结构:到2020年,学校双师型教师达到200人以上,实现应用型本科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全部由“双师型”教师授课,专业课教师的“双师型”教师达到60%;师范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达到50%。

3. 师资建设目标

1)校级人才建设指标。围绕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培养一批校级领军人才和团队。到2020年末,培养校级教学名师5名,教书育人楷模5名,校级“南山学者”20名,专业带头人40人,中青年骨干教师150名,夯实人才队伍发展基础。

2)市级及以上人才的培养指标。培养和引进省部级及以上领军人才和团队。到2020年末,力争实现新增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0人。

3)新增人才 “三百”建设指标。努力实现新增博士100名,新增具有海外学习背景人才100名,新增熟悉行业(企业)发展状况和岗位技能的人才100名。

4)人才团队和成长平台建设指标。围绕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建设一批人才团队和人才成长平台。围绕科研平台建设需要,以平台凝聚教师,形成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2020年末,建设校级教学团队10~15个,培育建设市级科研平台10个,校级科研平台30个。

4.兼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1)外籍教师。加大外籍教师聘请和邀访力度,拓宽外籍教师聘请渠道,努力提高外教水平和层次,吸引优质外籍教师来校工作,到2020年,力争实现外籍教师占比专任教师5-8%。

2)客座教授。聘任一批有较高造诣的国内外高校、行业专家以及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担任“客座教授”。到2018年末,“客座教授”达到20人,到2020年末,“客座教授”达到25人。

3)外聘教师。遴选、聘任学校发展需要的来自行业(企业)的业务骨干或其他高校教师担任“外聘教师”;完善“外聘教师”队伍专家库,加强“外聘教师”队伍管理。到2020年末,“外聘教师”折合数量控制在专任教师总数的25%左右。

5. 队伍素质提高目标

1)思想素质要求:自觉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治学严谨、热爱学校、团结协作,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

2)学术品质要求:拒绝学术腐败,提倡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研究精神,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

3)业务技能要求:具有岗位所需要的业务技能,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实施“双语”教学,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工作。

4)“双师”素质要求:担任应用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和实作实训课程的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双师双能”素质,达到学校“双师”资格认证标准,能熟练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1. 改革人才资源配置机制。依据国家关于事业单位编制改革精神和学校办学规模,核定用编总量,合理设置事业编制、补充编制、流动编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构建人才资源动态配置调整机制,把有限的事业编制用于教师队伍建设;设置高端人才特聘岗位,引领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根据岗位性质,探索自主招聘、劳务派遣等方式配备人员。

2.改革岗位管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根据部门的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合理核定岗位职数和结构;明确岗位职责和聘岗条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通过开展新一轮岗位设置与聘任,进一步强化岗位意识、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构建专技、职员、工勤三支队伍人员的发展通道。

3.创新绩效评价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构建学校考核部门、部门考核员工的两级考核奖励体系;完善绩效分配办法,按照“基础绩效+考核绩效+奖励绩效”的模式构建新的绩效分配体系,激活部门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努力构建促进人才成长的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

4. 建立突出贡献表彰奖励制度。完善以贡献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凸显人才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价值,构建对取得突出成绩和争得各类重大荣誉的表彰奖励制度。

5.改革职称评审办法。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师风放在首位,以职称评审权下放为契机,改革职称评审、推荐办法,构建起以学生评价为主的师德师风指标、以教学效果为主的教育教学指标、以质量和成果应用转化为主的科研成果指标组成的职称评审体系。

(二)实施系列人才项目,促进人才队伍快速成长

1.实施“南山学者”培养计划。选拔20名左右教学业绩突出、科研成果丰硕、积极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教师重点培养成为“南山学者”,提供工作经费,支持其开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出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的高层次人才,引领学校的人才队伍成长。

2.实施专业负责人提升计划。遴选一批在本专业领域里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对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带头作用的高素质专业负责人,充分发挥专业负责人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提供工作经费,支持其搞好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应用型专业聘请1名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为专业带头人。

3.实施中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为每位有发展意愿、有培养前途、积极参与学校建设的45岁及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提供工作经费,支持其提升能力素质;建立中青年教师成长档案,完善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指导服务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基础。

4.实施教学名师培养资助计划。选拔和培养具有示范效应,为人师表、师德高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育人成效显著,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有较高声望,师生公认教学名师,提供相应的工作经费,激励我校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定期开展教书育人楷模、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成就教师的荣誉感。

5.实施新增人才“三百”计划。采取培养、引进等措施,努力实现新增博士100名;选派人才到国(境)外知名高校培训学习,加大从海外高校引进人才的力度,新增100名具有留学背景的人才;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多种形式引进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丰富人才队伍,新增100具有熟悉行业、具有从业经历的教师。

6.实施“双师”教师成长计划。完善专任教师赴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制度,新进教师行业培养制度,促进教师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双师”素质;完善“双师”教师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定期开展“双师”资格认证,完善相关激励制度,鼓励“双师”教师成长。

7.实施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完善教学、科研和产学研合作等专项激励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教学科研平台的人才集聚作用,鼓励院(系)依托平台设立教学科研团队、教师工作室,实现学校学科专业核心竞争力和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的同步提升。培养一批教学水平高、协作精神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团队,重点支持10个特色优势专业的骨干教师队伍。

8.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计划。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对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岗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薪酬激励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拓宽高端人才引进渠道,创新岗位设置和绩效考核方式,落实院(系)工作职责,以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带动学校人才队伍建设。

9.实施教师培训进修制度。制定教师培训进修管理办法,以促进师德师风与业务水平双提升为出发点,根据自主申请与学校安排相结合,围绕中心、学以致用,突出重点、择优培养的原则;分层分类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进修方式,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整体素质。

(三)以整合资源为着力点,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实施

1.组织保障。坚持“党管人才”,将“人才兴校、人才强校”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召开人才工作会,研究学校人才队伍建设重大事项,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将师资队伍建设的主体责任下沉到二级学院,进一步明确二级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职责,由二级学院结合科学专业统筹思考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性、规范性和切实性。

2.制度保障。学校制定南山学者培养资助计划、教学名师培养资助计划、青年教师成长支持计划、“双师双能”教师认定办法、岗位设置与聘任实施办法、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职称评审条件和办法等系列文件,保障“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落实。

3.平台保障。围绕0-12岁年龄段儿童的教育、健康、生活、娱乐和文化需求,集中培育建设一批市级、校级平台,鼓励支持系级平台建设;推动平台实体化运行,培育平台争取社会资源的能力,构建平台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服务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将平台作为凝聚高层次师资,凝炼研究方向,产出研究成果的主要资源。

4.经费保障。学校将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学校将根据培养对象的工作需要和完成任务的质量,对南山学者项目提供20-30万元/人左右(分五年使用)的工作经费,专业带头人每人提供15-20万元左右(分五年使用)的工作经费,中青年教师支持计划提供每人8-12万元左右的工作经费,教学名师培养对象每人20-3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各类人才的培养与打造。“十三五”期间,学校对其它师资队伍建设项目也将持续投入,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为其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免除后顾之忧。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十三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为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方面的保障支撑作用,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建设智慧校园,按照《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任务的要求,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教育部和重庆市教委对信息化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为统领,以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信息服务能力提升为导向,以数据治理和平台化建设为重点,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全过程、全方位信息化。

二、建设思路

按照“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目标明确,经费统筹、任务分解、实施监督”的原则,提升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推动教学科研模式创新,逐步实现校园教学的全向交互、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校园生活的个性便捷,建成一个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

三、建设目标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推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信息化服务从数据化、智能化到智慧化的演进。

(一)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适合我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教学服务体系。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和资源平台,推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形式的普及和应用,打造师生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教学过程性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构建校园泛在学习环境。

(二)实验实习

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践教学手段,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建设新型实验室管理平台和实验实习管理平台,实现实践教学活动的信息化管理,采集学生实验、实习和实训中的数据,开展数据分析,实施过程性评价,提升实践教学活动的信息化水平。

(三)教学研究

搭建教育教学信息化研究平台,运用信息化分析手段,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开展教学理念、教学发展、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和信息素养等方面的研究。

(四)科学研究

利用信息化手段落实科研资源共享机制,实现科研资源的有效整合,服务于学校科研协作和学术交流。完善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挖掘大型仪器设备价值,集中资源统一建设高性能计算平台,为全校科研团队提供计算资源和相关服务。

(五)学科专业建设

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学科专业建设中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化与学科专业建设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信息化管理工具和信息化装备在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的应用,为专业建设、师资培养、人才培养等提供技术条件和数据支持。

(六)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信息化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的数字化发展,采集教师全量数据,构建分析模型,制定评价细则,以“全口径教师能力评价”为目标建立教师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和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七)管理服务

完善以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类信息系统,逐步建成综合信息平台、统一支付平台、资产管理平台、后勤服务平台、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以流程再造为基础的网上办事大厅,促进学校管理流程优化和服务精细化。

(八)学校决策

建设学校大数据中心,构建学校和部门基于数据的决策支持体系,实现校内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数据共享,为一站式服务、校院两级管理、校级分析决策等提供数据支持。

四、主要任务

根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的要求和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以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改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建立数据驱动的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大平台、微服务”信息系统框架,推进智慧化应用工程建设为重点,分阶段逐年实施完成。

(一)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

加强信息化制度建设。建立信息化工作组织架构及管理机构,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信息化建设方案,实行项目负责制,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设立CIO或CTO,由信息化工作分管领导担任。

建立信息化工作评估机制。建立信息化项目立项、招标采购、建设过程和使用效果的评审评价体系。对学校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督导评估,综合考察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信息化建设的运行情况和效果。

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统筹和管理。各部门根据信息系统建设需求,向信息中心提交申请,经专家审核通过后,由使用部门拟定建设方案,信息中心进行技术审核后提交采购中心进行招标采购,使用部门组织专人负责项目具体实施,信息中心负责提供技术支持,资产设备处组织使用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

(二)改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

优化升级校园网。以提升全校师生用网体验为导向,全面改进现有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高并发、高带宽、全覆盖的有线、无线校园网。

建成学校云计算中心。建设较大规模的计算机服务器集群和云计算资源池,建成超过50台高性能服务器集群和超过600TB的双活备份存储数据中心,满足校内信息系统运行及大规模科学计算的需求,为教学、科研、管理等提供硬件条件。

探索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与运维新模式。探索与企业合作运营新模式,引入多家运营商共同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以基础网络运营、物联网应用等为切入点,打造新型网络架构和运营管理体系。引入第三方运维服务商,将学校部分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外包,提升故障处理时效性和专业性。

(三)建立数据驱动的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校级数据中心。采用“校级主数据为基础,数据质量为核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解决方案,推进各部门数据共建共享,将原本分散存储在不同部门的数据汇集到校级数据中心,解决数据孤岛和数据标准不一致问题。

拓宽校园信息采集渠道。分析部门业务数据和系统数据,提升大数据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逐步培养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利用数据分析和预测优化校园资源调配,改革管理模式,实现信息的综合服务和个性化服务。

加强数据治理。制定校内信息标准,强化标准执行,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工具和管理机制,保证业务系统数据标准的一致性。完成数据的梳理与整合,形成统一的校级主数据,实现业务系统数据共享。进行数据治理和校对,补全缺失数据。强化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丰富历史数据。建立数据持续服务体系,打造持续健康发展的数据生态圈,面向师生提供数据服务。

注重数据分析结果的趣味化展现。打造“我的校园微报告”、“我的校园时光机”、“我的校园形象秀”、“我的小秘书”等个人专属服务。注重数据分析结果的趣味化展现,支持个人数据报告在校内、校外社交媒体上的发布。

(四)构建“大平台、微服务”信息系统框架

推进智慧型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学校信息管理协同平台,“服务/组件”面对系统开发人员, 以“业务”面对部门审核人员, 以“事务”面对信息需求人员,构建“大平台、微服务”系统框架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服务事项和信息资源集中起来,统一查阅、统一申办和统一跟踪,以智能化的方式对用户需求进行响应,对用户行为和事态发展趋势进行有效感知与预测,实现对用户需求的主动响应,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实用和智能化的信息服务。

(五)推进智慧化应用工程建设

逐步建设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校园智慧应用工程。建设RFID、蓝牙NB-IoT、LoRa等校园传感网络,覆盖学校人、财、事、物,构建校园感知和分析系统,实现人财物定位、运动轨迹生成、校园热图展示、网格管理、远程控制、设备自适应联动、信息共享融合等功能,逐步建设智慧课堂、智能楼宇、智慧食堂、智慧能控、智慧安保等智慧化应用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智慧校园发展方向、系统建设总体规划、目标任务和建设要求,设计学校智慧校园演进路线和实施步骤。领导小组下设专家组和工作组。专家组负责对智慧校园体系架构和项目建设进行可行性评审;对重大技术路线的选择进行技术与风险评估。工作组负责组织制定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建设方案并实施;整合校内资源,协调各方关系,具体落实智慧校园建设各项工作。

(二)强化队伍建设

加大信息化工作队伍建设力度,提升业务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多种编制搭配的信息化工作队伍。各部门组建信息化建设工作队伍,明确信息化建设工作分管领导和信息管理员工作职责。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工作队伍由所在部门和信息中心进行双重管理和考核,定期参加学校信息化工作例会,接受信息化工作业务培训。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吸引信息化人才的措施,建立信息化工作队伍培养、考核和评估机制,不断提升信息化工作队伍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确保经费投入

建立健全稳定规范的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加大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力度,信息化建设经费年度预算不少于1000万元。加强信息化建设经费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吸引社会各方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运营商)投资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四)落实安全责任

加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制度学习,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教育引导师生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健全网络安全工作机制,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提升网络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意识建设,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十三五”校园建设规划

 

校园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依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应用型本科办学的现实需要,对照普通高校相关建设标准,为将我校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设施配套、智慧环保、和谐优美的大学校园,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以有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有利于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为基本方向,按照“补充资源短板、优化资源配置、集聚优势资源”的实施策略和“把握规划布局,实现发展目标;整合校区资源,协调两区功能;拟定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项目”的推进思路,努力营造绿色、人文、智慧、和谐校园。

二、建设目标

依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以优化功能布局、合理配置资源结构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校园基本建设瓶颈。加快推进重点项目,使校园建设保持规模适度,两校区资源配置协调互补,教育教学水平承载力显著提升,人才培养配套环境更加优化,管理服务机制更加健全,突出校园地域特色和功能特色,把学校建设成为“小而美”的大学校园。

三、基本原则

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为基本要求,在校园规划和建设管理中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学生中心,系统设计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中心,加强校园布局、功能、环境和文化氛围设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提升学生对学习生活空间的可选择性,对环境和人文的可适应性。

(二)服务需求,质效导向原则

校园建设项目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切实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效率、社会适应能力、条件保障水平和师生满意程度服务。

(三)质量为本,确保安全原则

牢固树立“质量为本”的理念,围绕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格按照工程标准和实施规范,确保质量。树立严守安全底线意识,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维护社会稳定。

(四)管理规范,经济适用原则

建设管理力求科学规范,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管理过程做到要求落实,制度落实,责任落实。增强开源节流意识,用足用好各项建设资金,充分考虑节能需求。

四、主要任务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当前校园建设的短板,结合历史文脉,突出地域特色,以文化建设为引领,以基本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升华,以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为保障,统筹两校区的基础条件和人文环境,有计划分类别逐年实施推进。

(一)校园基本建设

科学定位两校区建设布局。学府大道校区基于约4,000人的学生规模,充分发挥地块区位优势,在设施改造和文化挖掘方面实现“提档升级”;南山校区基于约10,000人的学生规模,在配套建设和文化赋予方面实现“功能完善”,按现有规划推进建设,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合理配置两校区各类功能性建筑,重点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施及配套建设、以产学研为中心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与改造、以师生发展为中心的生活设施及配套建设、以绿色生态为中心的环境景观设计与改造、以节能环保为中心的公共基础设施运维与改造,利用和推广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着力推进重点项目按计划实施。

1.产教融合建设项目

项目全称“综合实验实训大楼建设项目”,选址于南山校区,计划2017年立项,建设期约2年,建设规模29,020平方米。总投资约1.259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000万元,重庆市地方配套资金2,50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92万元。

项目建成后,能满足约8,000人的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的需求。生均教学科研用房新增加约2平方米。

2.德促贷款项目建设

项目全称“利用德国促进贷款建设综合实验楼及教学科研基础平台项目”,选址于学府大道校区。建设规模约37,000平方米,资金来源为德国KfW促进性贷款,项目总投资(含土建和设备)约32,000万元,其中土建施工约13,000万元。计划2019年先期拆除图书馆、总务楼和接待中心等现有建筑,随后启动建设,建设期约5年,预期2022年竣工投入使用。

项目建成后,学校将具有集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和服务地方产业等多功能、现代化、开放性的综合实验实训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学校教学硬件落后与不足的现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青年教工公寓建设

项目位于南山校区,建设规模约 9,000 平方米,总投资估算 4,500 万元。预计2018年启动前期工作。

4.校园二期道路工程

项目主要实现校区功能完善,位于南山校区,西起第五教学楼,东至融园食堂,形成校区环道,总长约800米,路宽8米,总投资约2,000万元。计划2018年启动前期工作。

项目建成后,现有土地将得到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提高土地使用率,扩大师生的活动空间。

5.儿童探索公园建设

项目选址于南山校区,位于拟在2017年启动建设的综合实验实训大楼东侧,占地约30,000平方米,总投资估算2,500万元。预计2018年启动前期工作。

项目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禁建房屋区域的土地,打造儿童探索公园,服务于0~12岁儿童教育、儿童发展研究相关专业集群。

6.校园整治改造工程

项目覆盖两校区,分批次逐年完成,累计投资约3,000余万元。包括学府大道校区学生食堂改建为自习室,学生活动中心改造、公共体育设施修缮工程、道路管网灯光改造、适老性宜居条件改造等;南山校区教室改建、环境绿化景观改造、电力改造增容、运动场灯光工程、一期工程消防报警系统及应急照明系统整改、各类建筑物维护保养与维修工程等。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师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

7.实验教学场地改造

通过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平台、新华三集团云数融合科教创新平台、凤凰传媒合作平台等校企合作项目以及中英国际合作项目,引进横向资金约2,600万元,用于学校实验实习平台、创新创业平台的教学科研装备条件的改善。

根据3年滚动计划,学校将每年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建设资金约1,500万元,“十三五”期间累计约6,000万元,用于改善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支持学科专业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

1.强化环境文化整体设计

指导思想:找准形象定位、突出师范特色、凝练学校精神、彰显价值追求、创设育人环境、凸显和谐共生。

南山校区按照“一条主轴、两条环线、四大主题功能区”的整体思路,注重既有校园环境的文化赋予,编制形成整体环境文化建设方案,分年度推进方案建设实施。

学府大道校区将环境文化建设纳入校区整体建设改造工程,注重在设施改造和文化挖掘方面实现提档升级。

2.推进南山校区文化建设

按照整体建设方案,根据财力情况,分步推进学校校门、校园主题雕塑(小品)、文化艺术墙浮雕等建设,形成具有学校独特风格和特殊文化价值的校园环境文化精品。

丰富教学楼廊道文化,通过布置名言警句、校园生活图片,师生休息设施,营造大学文化氛围。分步建设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文化走廊、景点、艺术长廊和健身设施等,使校园既能展示学校的历史传统,又具备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建成“校友林”特色人文景观。完成校史馆、国旗台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增加校史馆实物展品,改进展出形式,加大开放力度,推进学生校史教育制度化。

3.提升建筑物的文化内涵

校园建筑设置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图片、景点、橱窗以及学术沙龙、学术园地等配套设施,使之既能展示学校的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完善校区导视系统的升级改造。合理增加校区电子宣传屏、校区及教学楼导引系统、阅报栏等文化设施。规范学校各类标牌牌匾的规格、设计和制作。完成两校区道路、广场等场所命名工作。建成具有二师特色的校园导视系统。

加强校园的绿化和美化,维护好校园的树木和绿地,保证校园四季有花、四季长青。整体、系统地规划校园人文景观,使校园人文景点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4.使用学校形象识别系统

编制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优化校标、校徽、校旗的设计、制作和使用,规范校名标准字体及组合应用,规范标准色的使用,形成完备的形象标识系统。

制定相应制作技术规范和推广使用规范,利用各种事务用品、公文、公务用品、环境布置等形象展示载体进行宣传推广,逐步形成师生认同、社会认可的学校视觉标识。

5.加强文化环境秩序整治

制定和完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宣传文化活动管理规定》《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关于校园横幅、张贴物、展板(展架)等宣传品的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对校园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秩序、宣传标语和广告等的日常管理,保持校园环境整洁,不断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品质。

(三)智慧校园建设

以改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建立数据驱动的信息化平台、构建微服务信息系统、推进智慧化应用为重点构建智慧校园。

1.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

优化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进现有校园网基础设施,实现有线、无线网络的校园全覆盖,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全面开展搭建高速平台,满足师生泛在学习的需要。

建成学校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实现数据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调配,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云服务,为学校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硬件支撑和计算能力。

2.构建数据驱动的信息平台

建立校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建立“校级主数据为基础,数据质量为核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校级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将信息化成果服务于全校师生,推进各部门数据共建共享。

构建丰富的校园信息采集渠道和数据应用模型。分析部门业务数据和系统数据,提升大数据在学校战略布局中的决策支持力度。通过数据的价值支撑学校的信息化战略,实现以数据支撑和信息服务为导向的高校综合治理新模式。

3.构建大平台与微服务框架

通过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部署、分布建设”方略,以服务为核心,建设以智能化的运作方式响应用户需求,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智慧型信息服务平台。

构建微应用运营平台。以面向用户需求和服务为基础,为微应用接入、展现、管理以及开发生态等提供支撑,为师生等各类用户提供统一入口、一站式个性化的信息及应用服务。

构建数据驱动的应用模式。通过数据流及数据分析,围绕用户的行为发现、行为运行、行为影响绘制群体行为模式,提供合理的办事经验,主动推进事务办理过程。

4.推进智慧化应用工程建设

构建学校感知网络整体架构。感知网络赋予整个校园灵敏、高效、泛在的感知能力,通过合理规划,逐步建立覆盖两校区的信息采集、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感知分析系统。

建设两校区新建大楼的智能化应用项目。对南山校区综合实验实训大楼和学府大道校区综合实验楼进行楼宇智能化建设,以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基本信息化需求。

推进智慧教室应用项目建设。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教室,集智慧教学、人员考勤、人体生理数据采集、资产管理、环境智慧调节和远程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应用实例。

(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继续深化学校“大后勤”管理服务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全面质量管理,通过更加专业化、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的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育人质量和管理育人效率。

1.深化后勤机制改革

围绕大后勤改革,不断提升校园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降低校园能耗。稳步开放校内后勤服务市场,完善和规范后勤服务市场秩序。建立学校的后勤市场准入制度,全面实施后勤服务项目的招投标制度,完善后勤服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推进服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深化后勤服务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后勤管理新模式,健全服务保障和监管体系。

2.创新服务保障模式

以校企联合运营改革为突破口,构建餐饮结构多元化、经营品种特色化、空间环境多元化、餐饮文化丰富化的食堂运营模式。积极对接教育部“学校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的优质服务认证计划,逐步推进饮食服务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认证。加强农校对接,逐步将联合运营和自营食堂打造成集师生餐饮、学习、交流于一体的“第三空间”和绿色食堂。

围绕提高外包物业服务水平,促进物业服务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和改进校园物业服务管理和保障机制,打造“服务师生共同体”。开展节能宣传,加强学生公寓供热系统和空调使用管理;推进节能改造,推广适用性强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建设校园路灯智能管理系统,健全水电气管网的常态维护保养机制,逐步建立能源智能管理与监控体系,加强对资源使用和效能建设的督促检查,建立能源运行成本核算体系和资源节约长效机制。

根据学校两校区办学的实际情况,配合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继续推行和完善定制公交服务,真正实现两校区办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继续探索菜单式的车辆租赁方案,切实保障校内各单位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运行工作的常态需要。

结合国家医改任务要求,将校园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预防保健。探索与医疗机构或企业深度合作,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和预防保健服务。计划2017年完成公共卫生网络接入,2018年实现基础数据电子化,实现HIS系统更新升级,依托电子化数据探索健康服务的新模式。

(五)平安校园建设

1.健全安稳机制

完善学校安全稳定办公室牵头的三级例会工作机制,规范二级部门的日常安稳工作,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稳定认识,层层传导压力,人人压实责任。

清理和修订安全稳定制度,印制学校安全稳定制度汇编,发布学校分级分类应急预案,修改完善安全稳定考评办法和安全稳定责任书,进一步健全安全稳定规章制度。

积极打造理论扎实、业务熟练、反应迅速、爱学习、爱工作、爱家庭的保卫干部队伍;培养能来、能干、能为的现代物业保安队伍;招募信念坚定、工作主动、青春热情的学生信息员队伍,充实安保力量,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2.强化安全管理

推进南山校区视频监控系统的相关智慧化应用升级,改造两校区车辆管理系统,适应新的形势需求。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建设校园综合警务平台,完善安全管理的相关设施装备,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突能力,使执行更加快捷高效。继续加强与地方公安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和周边社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有效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

3.打造智慧消防

做好消防设施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完好可用,消防通道开放畅通,人员密集及学校重点防火部位的定期检查、维护和及时整改,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加快南山校区应急照明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改造,积极推进智慧消防系统引入。

4.加强宣传教育

以生命教育为主线,校警协同为载体,积极举办安全文化节,打造每月一主题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坚持不懈地对全体师生进行法制与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为圆满完成“十三五”期间校园建设的主要任务,确保校园建设目标保质、保量、如期实现,制订如下保障措施。

(一)转变思想观念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全体师生的观念,完善关怀师生的服务体系,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积极服务于教学中心地位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切实保障和促进学校实现学科专业建设的战略目标。牢固树立依法治校、按章办事的观念,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坚持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和解决问题。

(二)改进运行机制

围绕深化综合改革,推进资源管理由粗放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完善内部控制流程,健全经济责任制度和审计监察制度等经济活动监控机制。基本建设项目逐步论证并推行全过程咨询、代建等工作机制,强化质量监控,加强建设资金管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严格执行工程材料和设备的招投标制度。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各环节的阶段性评价。

(三)加强制度保障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文化建设、物资采购、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稳定等方面的政策规定。根据发展要求,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各部门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岗位管理职责,做到管理程序合法规范,管理效率有序高效。

(四)重视团队建设

进一步落实专家治校方略,选拔懂专业、善管理、清正廉洁的专业人员充实校园建设管理队伍。通过引进人才、校内调动等多种方式,充实相关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加强现有员工的专业培训和梯队建设,以进修、培训、实践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管理水平,为建设管理提供更加专业的人才支持。

(五)积极筹措资金

包括通过增加事业收入,寻求上级政府支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资助和投资,采取贷款和社会化运作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对基本建设全过程的科学管理,确保各类校园建设项目的资金与质量安全,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六)确保廉政监督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积极配合上级主管单位和学校纪检部门对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检查,结合业务流程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风险点,制定和落实防范措施,与中标单位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与管理和实施人员签订廉政承诺书,经常性开展廉政教育和宣传,合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保证校园建设健康有序。

 

 

 

 

 

 

【关闭】 【打印】

上一篇: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领导班子2017年度述职报告

下一篇:中共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委员会关于制定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