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Rules and regulations

部门首页 > 正文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中长期校园文化建设规划​(2014-2020年)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14-06-10点击数:

校行办〔2014122

 

关于印发《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中长期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的通知

 

各单位、部门:

   现将《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中长期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印发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二○一四年六月九日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中长期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高等学校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源头。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大学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我校在60年的办学历史和实践中,积淀了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和谐校园,推动新型本科师范学院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为主,契合学校发展思路和轨迹,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宣传和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统领,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以先进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为载体,以促进学生修德、增智、强能、健体、尚美等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塑造大学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为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总体目标: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发展阶段要求,到2017年,基本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和办学特色结合起来,基本建立和完善与新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定位相符、水平相称,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等方面较为规范成型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到2020年,进一步将学校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与学校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具有独特个性和与时俱进的文化体系。校园精神引领、学术氛围、人文底蕴、创新风气、育人环境和文化品位等得到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素质教育。重视和加强教风和学风的培育,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培育大学精神和理念,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处理好两个校区文化建设的关系。要结合两个校园的历史积淀、环境特点和功能分布,因地制宜加强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两个校区的校园文化的协调和传承,形成两个校园各具特色又协调统一、相互融合的校区文化格局。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

(一)精神文化建设: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校歌等精神符号(MIS,即理念识别系统)及校标、校徽、校旗、标志色、宣传语、宣传画册(片)等形象标识(VIS,即形象识别系统)。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学校精神是对办学理念的进一步凝练和升华,它们与校训、校风、校歌等都是师生员工经过长期努力而积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是学校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提炼学校精神,重视校训校风的宣传和深化,聚合全校智慧谱写校歌,逐步形成符合学校精神内核的精神符号。形象标识是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直接关系着学校的育人环境、社会声誉和国内外影响,可以起到外塑形象、内聚力量的作用。进一步优化校标、校徽、校旗设计、制作和使用,规范校名标准字体及组合应用,规范标准色的使用,提炼学校宣传语,制作学校宣传画册和宣传展示片,逐步形成富有学校形象特色的标志系统。

(二)制度文化建设:学校的制度文化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要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要求,以制定学校章程为总揽,逐步建立健全涵盖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与新型本科师范院校建设相适应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要建设民主、科学、进取、和谐、创新、育人的各项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学校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科学化和规范化,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治校的能力。

(三)行为文化建设:行为是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综合反映。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是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构筑教师、学生、管理及服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逐步总结构建符合学校文化整体要求的师生行为标识系统(BIS)。行为识别系统是校园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动态实施,用以规范学校内部管理,规范师生员工的工作行为,通过各类行为活动让学校师生、社会公众掌握高校信息,达到识别学校、了解学校、认同学校的目的,并能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花大力气培育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注重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建校纪念日等仪式文化的培育;注重理论探讨、学术研究的氛围营造和平台建设;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促进教风学风的改善和优良校风的形成。

(四)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部分。随着学校校园硬件环境的改善,校园环境文化的基础有了很大改观,也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成效。今后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统筹两个校区环境建设,结合实际,立足长远,从物质环境文化和网络环境文化两个方面大力推进。物质环境文化要突出让校园楼堂馆舍、雕塑道廊、花草树木等建造和培植与学校整体精神追求相协调,有计划地进行规划与建设,并不断赋予物质文化的精神意蕴,体现浓厚的人文情怀。网络环境文化要站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制高点,聚集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适应当代大学生需要的互动交流平台,建设若干与学校精神文化相契合、亲切大气的寓教育、管理、服务于其中的网络文化系统。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实施责任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学校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努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一)实施大学精神培育与弘扬计划

——进一步修正和明确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结合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定位,研究确立具有长期指导意义的办学理念,包括办学宗旨、发展战略及目标等,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形成学校精神,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力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完成时间:2014年底;牵头单位:发展规划处、校办、宣传部)

——进一步加强对校训校风的宣传和内化。结合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办学成就,对“锲而不舍、止于至善”的校训和“负重自强,创新求真”的校风进行进一步诠释和解读,使之融入校园环境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不断强化影响,进一步为广大师生所理解、认同和践行。(完成时间:20156月;牵头单位:宣传部、校办)

——谱写校歌并加强传唱工作。集聚全校智慧,创作完成体现学校历史积淀、办学特色、精神气质和未来追求的校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录制光盘,利用网络、广播和各种仪式进行广泛传唱,逐步为广大师生所熟悉和传唱。(完成时间:2016年底;牵头单位:宣传部、校办、校团委)

——进一步加强校史编写与校史馆建设开放工作。重视对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继续组织力量搜集、研究和编写校史资料,筹建或改建校史陈列馆,增加实物展品,改进展出形式,加大开放力度,逐步使新生入学后的校史教育制度化,激励师生爱祖国、爱学校、爱专业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完成时间:2015年底;牵头单位:校办)

——进一步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校转型发展中的典型经验与先进事迹;对学校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群体)和典型事迹,要及时组织采写报道,必要时组织专题宣传和专题报告,进行广泛宣传,传播校园文化的正能量。(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宣传部)

——进一步加强校友会工作。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建立校友定期回校的联络机制,发挥校友在学校对外形象宣传、资源聚集、招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编撰《校友风采录》,积极宣传在国际、国内以及全市各行各业取得较大成就的校友的先进事迹。(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校友会、校办)

(二)实施品牌形象塑造计划

——进一步优化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制作、推广使用等工作。优化校标、校徽、校旗的设计、制作和使用,规范校名标准字体及组合应用,规范标准色的使用,提炼学校宣传语,逐步形成成体系的形象标志系统。制定相应制作技术规范和推广使用规范,利用各种事务用品、公文、公务用品、环境布置等形象展示载体进行宣传推广,逐步形成师生认同、社会认可的学校视觉标识。规范各院系旗的制作和使用。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主要包括:校标(含中英文校名及简称)、校徽、校旗、标准色、宣传语等。(完成时间:2014年底;牵头单位:宣传部)

       ——制作学校宣传画册和宣传形象展示片。进一步遴选素材,整合思路,设计制作宣传画册和形象展示片,并利用各种对外交流平台进行推广宣传,树立学校的良好对外形象。(完成时间:2015年底;牵头单位:宣传部)

    ——进一步优化新生录取通知书、学生证等的设计制作。按照统一规范,协调一致的原则,将新生录取通知书、学生证等涉及学校对外形象相关证物进行统一优化设计和制作。(完成时间:2014年底;牵头单位:招生就业处、教务处)

       ——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和舆情应急制度。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步推行学校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发布会制度。注重加强与各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拓展良好的外宣工作渠道,建立记者接待、网络舆情和突发事件应急宣传制度,形成学校转型发展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党委网络工作部、新闻中心、校办)

(三)实施制度文化建设计划

——健全完善民主治校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制度,切实完善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切实落实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的具体措施,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工会代表会制度,发挥其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团代会、学代会的作用;完善和切实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不断扩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与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在民主监督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重点建立和修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章程》《党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校务公开制度》《教代会议事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完成时间:2014年底;牵头单位:党办、校办、宣传部、纪委办公室、工会、离退休处、团委)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工作制度。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科学的原则,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清理整顿,并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按照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和模式,不断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注重制度的严肃性、规范性、人文性,合理性、指导性,以制度保证学校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以制度规范各类人员的行为,明确其权利、义务,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养成上的育人功能。要坚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对全校各部门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解决学校规章与国家法律及上级部门的有关法规不相一致的问题,解决部门规章之间不能衔接的问题。(完成时间:20146月;牵头单位:党办、校办)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组织规范、学生行为规范和各类规章制度,印制《学生手册》,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育人和高雅行为养成中的功能。(完成时间:2014年底;牵头单位:学工部、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

——大力加强普法宣传和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制度意识和法制观念,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加强对依法治校工作的监督。(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宣传部)

(四)实施师德建设计划

——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思想观念,大力倡导“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良好师德风范,鼓励和引导教职员工自觉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教风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行为和评价办法。建立和完善《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政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建立和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制定《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职工道德规范评价办法》,把教职工的道德自律和有关制度的外在约束结合起来,保证师德建设的时效性和长期性。(完成时间:2014年底;牵头单位:人事处)

——进一步加强师德引领和激励工作。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导教职工德才兼修。把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纳入思想政治工作表彰范畴,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每两年举办一次“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活动,设立专项资金予以奖励;利用校内宣传平台,大力加强师德典范的培育宣传工作。同时,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教职工,要及时处理,严肃教风,净化师德环境。(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人事处、质量评价处、教务处)

——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进一步牢固树立依靠教师办好学校的意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营造教师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和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和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从思想上、政治上关心教师的成长,关心教师的生活,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工作条件。(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各部门、各院系)

(五)实施学风建设计划

——进一步加强学术风气建设。要大力宣传和培育追求真知、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和严谨求实、甘于寂寞的治学精神,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优良学风,提高广大师生遵守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自觉性。要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采取切实措施,及时、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要建立一种科学、有效、有正确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形成一种有利创新的制度和机制。(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科研处、人事处)

——进一步完善学生工作机制。成立学生工作委员会,并以此为统揽,统一协调职能部门、院系、团学组织和学生自律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把学风建设作为学生工作评估的重要内容,每年举行一次总结表彰。(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宣传部)

——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完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行为规范》《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奖励办法》《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生违纪处理管理规则》《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学位授予办法》等规章制度,发挥规章制度在学风建设中的规范、激励和导向功能。(完成时间:2014年底;牵头单位:学工部、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

——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严格学生辅导员进入教室、公寓检查制度,加强学生早操、上课考勤,整肃考风考纪,加强校园不文明行为的纠察和引导,定期通报学生违纪情况,强化学生遵纪守法和道德实践意识。(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学生处、教务处)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促进优良学风形成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每年举办一次主题学风建设周活动,开展一次文明教室、学习型寝室创建活动,要按照“积极健康、美观大方、简洁明了、品位高雅”的要求,积极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继续开展与学风建设有关的“读书月”活动和“十佳学子”评选活动。大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校办、学生处、校团委)

(六)实施校园特色文化活动计划

——实施重大典礼(仪式)文化塑造工程。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确定为学校重大活动,赋予学校特色,形成规范体系,由学校统筹组织,把这三个活动办成学校最隆重、最热烈、最有影响力的活动。适时举办校庆活动,重视学校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学者纪念日活动,努力弘扬先师先贤的优秀品质。(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校办、宣传部、工会,有关职能部门)

——大力开展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持续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承诺活动、学风建设周活动、教师节慰问服务活动,使之成为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定期举办时事报告会,加强“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课、时事讲座及增设选修课等多种途径和校报、网络、广播等多种平台,广泛开展“中国梦”“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用先进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教育理念武装师生,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师生员工,根据形势的发展学习最新的政治思想理论、形势政策、教育观念。(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学生处、校团委、宣传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组织部、教务处、工会)

——大力开展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办好“计算机文化节”、“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大赛、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月、专家学者论坛和青年人才论坛等,坚持每月有学术报告。设立学生学术科研资助基金,对有潜力的项目给予适当资助,着力培养学生较强的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科研处)

——大力开展文体艺术活动。按照“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品牌化;中型活动院系化、专业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社团化、班级化、普及化”的思路,积极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大学生文化、体育、艺术活动。积极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适时邀请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文化艺术团体、名人名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或开展文化艺术活动,提升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品质。精心打造读书活动月、大学生合唱比赛、大学生新生演讲比赛、大学生辩论赛、迎新晚会和院系品牌文化活动。举办好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和球类运动会。(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体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工会、校团委、教师教育学院)

——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坚持“项目化运作、专业化实践、基地化发展、制度化保障、社会化推进”的工作思路,每年组建社会实践服务团和小分队,逐步固化实践项目和基础,逐步扩大社会实践规模,注重双向互动,每年形成至少10项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加强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校园文化的功能辐射。积极与南山街道、市特教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文化共建联盟,建立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互进”机制,着力以大学文化引领、带动和辐射周边文化发展。(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学生处、对外合作处、校团委)

——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将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长效载体,建立校、院系分层管理体系,本着“突出思想理论先进性,艺术学术科技型,加强志愿服务型,优化文体艺术型,鼓励兴趣爱好型”的思路,调整学生社团布局结构,落实每个社团“有一位指导老师,有一项特色活动,有一定经费保障”的“三个一”要求,每年推出有一定影响的学生社团特色活动。(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校团委)

——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按照“立足校园、面向社会”的原则,鼓励在校大学生人人争做注册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指导各分会每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学生处、校团委)

       (七)实施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计划

——进一步加强学术文化阵地建设。《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师资建设》不定期开设校园文化建设专栏,适时登载专题文章开展研究探讨;加强对论坛、讲座、研讨会的宣传与管理,扩大学术文化效应。开设“南山大讲堂”,各单位邀请的名家来校作报告,列入“南山大讲堂”计划,党委宣传部、科研处等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配合,做好宣传服务工作。鼓励院系组织面向全校的高水平学术报告会。(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科研处、期刊部、宣传部)

——进一步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报》要进一步强化“走、转、改”的要求,提高新闻报道、时评、言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导向性,适时推进理论版面,凸现学府特色;校园广播要坚持面向广大学生,积极报道各院系的动态,多报道同学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多介绍高雅文化和学术知识;加强对校内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展板、横幅、水牌等的统筹管理。加强对校内出版物的管理。校内出版物(包括团刊、班刊、社团刊物)须经党委宣传部审批并备案。(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宣传部、新闻中心、期刊部)

——进一步加强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南山校区二期建设要将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作为重点,纳入规划。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扩大大学生活动中心的面积至适合程度,增加活动场所,改善活动条件。(完成时间:2020年前;牵头单位:基建处)

(八)实施校园环境建设计划

——大力加强校园环境设计和景观建设。两个校区的校园环境建设要加强统筹,形成各具特色又内涵统一的校园环境氛围;校园环境设计和建设要形象鲜明、造型优美;校园建筑要保持风格的统一和协调,建筑中要设置具有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图片、景点、橱窗以及学术沙龙、学术园地等配套设施,使之既能展示学校的历史传统,又能创造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加强校园的绿化和美化,维护好校园的树木和绿地,保证校园四季有花、四季长青。整体、系统地规划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主题雕塑、文化走廊、文化景点和健身设施等,使校园人文景点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基建处、后勤与资产管理处、宣传部)

——建设校园文化艺术墙。利用南山校区西门堡坎及其他裸露地带,设计建设融入学校精神、校训、校风、办学历史及师生风采等元素,具有学校独特风格、有特殊纪念价值的校园文化艺术墙。完成两个校区切坡堡坎的绿化美化工作。(完成时间:20176月,牵头单位:宣传部、基建处、后勤与资产管理处)

——完善两校区文化相关设施和道路、广场命名工作。分步骤适当增加校区电子宣传显示屏、校区及教学楼导引系统、阅报栏等文化设施。规范学校各类牌匾的规格、设计和制作。完成两校区道路、南山校区图书馆前广场等场所命名工作。(完成时间:2015年底;牵头单位:宣传部、教学资源中心)

——加强校园文化环境整治。制定和完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关于校园标语、张贴物、展板和水牌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校园广告、横幅、标语的管理和清理,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制定和完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宣传文化活动管理规定》       ,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文化秩序的规范管理。(完成时间:2014年底;牵头单位:宣传部、保卫处)

——开展环境道德建设活动。大学生文明修身承诺活动、爱校教育活动将环境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要在环境道德教育中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完成时间:长期;牵头单位:学生处、校团委)

(九)实施网络文化建设计划

——建设和完善网络平台。把学校门户网页重点建设好,加大设备、技术投入,精心设计版块,扩大信息量,优化版面设计,体现学校特色,注重文化引领;建设学校新闻网,突出网络新闻的快捷性和导向性,设立专人负责新闻网的管理与维护;建设集时政学习、舆情引导、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生活服务、就业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资讯服务平台(APP),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生活实践、求职考试、购物娱乐、资讯交流等各方面的一站式服务网络空间,适时增加学生社区互动空间(校园BBS)。建设学校官方微博,逐步占领新媒体平台。(完成时间:2017年底;牵头单位:党委网络工作部、新闻中心、学生处)

——大力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利用现代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努力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对学校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数字化的规划、建设和应用管理。按“适用、超前、继承、创新”的原则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标准统一,资源共享,重在应用”的方针,制订学校数字校园工程建设方案,在五年内初步建成“数字校园”。 (完成时间:2019年底;牵头单位:教学资源中心)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障。成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明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统筹、牵头和监管的作用。努力形成学校党委领导、党委宣传部(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牵头、各部门合力、全校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统揽全局,科学决策,促进办学理念的转变,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推进学校制度的创新,建立与现代大学相适应的校园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定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积极解决问题,保障师生的权利,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落实队伍保障。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监管和落实,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各子系统实施方案的审核。整合学校文化建设人力资源,建设一支具有政治素质高、文化素养好的文化建设与管理队伍。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使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二级院系和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应有相应的小组和负责人,专门负责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根据任务要求,结合院系或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细则,组织落实。要尊重师生的首创精神,善于捕捉和培育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亮点,及时总结、提炼,不断丰富和更新校园文化的内容,使之成为凝聚激励广大师生不断学习进步的不竭动力。

(三)健全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就体制机制、管理服务、队伍保障、行动计划等形成规范性文件,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管理和监督。要结合文化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将文化建设工作列入学校每年的工作计划之中予以实施,每年召开校级层面的专题会议,纳入目标管理进行年度考核;设立专项奖励,对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和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设立文化研究专项课题,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项研究,注重对大学文化建设规律的总结和提升,形成一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从政策和制度上激励党员、干部和教职工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发挥党员、干部、教师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把党员干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表现情况,纳入检查、考核、评议干部的重要内容。

(四)落实经费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计划,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学校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年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将校园文化建设经费作为专项列入预算。

积极利用校友会平台,鼓励校友以届别、年级、班级、个人等名义捐赠校园文化项目;鼓励与学校有相关性的社会团体、政要、社会名人、专家、学者、工商企业届人士等以集体或个人名义捐助校园文化活动、项目。

广开筹资渠道,采取市场化运作,积极从社会上合法筹措经费,学校在有关政策上为校园文化建设筹资提供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