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坚持‘四个自信’的内在理论逻辑和重大实践意义”学术研讨会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5-14 17:47
  • 点击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提高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5月11日下午,由党委宣传部、学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的“坚持‘四个自信’的内在理论逻辑和重大实践意义”学术研讨会在学校南山校区办公楼411会议室召开。党委书记邹渝、副书记聂鹏出席研讨会,40余名校内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党委书记邹渝代表学校党委作了讲话。他强调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新时代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奋进力量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邹渝指出,举办此次“坚持‘四个自信’的内在理论逻辑和重大实践意义”学术研讨会对“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四个自信”理论的入脑入心,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提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研讨会上,与会教师们代表围绕“坚持‘四个自信’的内在理论逻辑和重大实践意义”这一主题分别作了理论发言。陈磊、杜巧玲、向荣等同志从参加此次研讨会提交的理论文章的选题意义、内容摘要、主要框架、现实价值等方面介绍了与会文章,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探讨文化自信的培育;戴佳朋等同志从“前提性的本源自信”“实质性的发展自信”和“实践性的目标自信”三个维度分析了文化自信的内在生成逻辑;黎世红等同志谈到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视域下探讨中国道路,指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为研究中国历史的特殊规律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提出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前提,中国道路的探索成功是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特殊规律的结果;张蕴等同志谈到要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优势、世界意义和未来发展,必须深刻理解把握“四个自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分析了社会主义文明合法性为何能超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合法性及从“四个自信”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逻辑。此外,与会代表还从“四个自信”视域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理路、四个自信与中国梦的内在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四个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研讨会的第二阶段还举办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座谈会上,参会老师们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分别就“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真理”“如何运用和认识真理”“何以坚守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政课教师如何更好地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何以坚守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科学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等方面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党委副书记聂鹏最后作了总结讲话。他谈到,举办此次研讨会和座谈会非常及时,也非常有意义,大家的交流发言充分展现了大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求实的理论作风,是一场思想的启迪、智慧的碰撞。整个研讨会内容丰富、交流充分、组织有序,水平较高、效果良好。他表示,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素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他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原则,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形成固定机制,办有影响力的学术平台,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全面深入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学、进课堂、进师生头脑,真正实现入脑入心,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学生终生受用的课程。

研讨会上还对参会文章进行了颁奖。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