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云”端认识陶行知和乡村教育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线上课程实践

邱华翔  张家琼

今春以来,受疫情影响,“在家上网课”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学生的学习常态。长时间在线教育,学生日复一日面对冷冰冰的电脑,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不好。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教师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师生交互活动少、学生缺乏自制力和课程没有趣味缺乏吸引力。如何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课程有效成为云端上课的新追求?为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增加师范生对乡村生活和基层学校的认识,该校尝试“把课程开到乡野上”,颇受学生欢迎。

线上野趣的生成:云端与乡村的有机联结

“隔着屏幕也能闻到春天的气息”,“在桃林里了解陶行知先生思想时听到了鸟叫声”,“孩子读诗的童声灵动活泼”“在农家小院里看到了鸢尾花”……新的一节线上课程推出时,同学们在课堂交流群里议论纷纷,难掩对新网课的喜爱之情。这是一节教育名著赏析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导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改变了 “一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戴着书生式的眼镜,身着粗布衣服,脚穿旧布鞋,一身朴素,尽可能地接近陶行知先生当年深入农村的形象,营造出生动的教学氛围。课程采用“录播+直播”的方式,时间的跨越留给教师更多的准备时间,空间的跨越使乡村成为课堂的新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构思筹划,借用草帽、锄头在田间劳动,一边锄草一边讲课。“教育要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必先农民化,才能化农民”,这些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以富有生命力的形式在田间地头演绎,通过云端和乡村有机联结生成出特有的野趣。

线上内容的融合:“变”与“不变”的课程平衡

野趣是从乡村的土壤中生成的原始的、亲近的、自然的意味,给予学生沉浸的课程体验,这是教育之“形”发生了变化,但是教育之“核”不能变。野趣不是课程的中心,内容学习的有效性是线上教学最重要的价值追求。教师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以微课为单元,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从悼词中初识“陶夫子”——陶行知的世界影响;“春天不是读书天”——认识“活的教育”思想;结婚证上的诗——爱情观里的民主主义理想;从一把锄头说起——了解乡村教育观;白菜缸子里的教育方法——小先生制;爱改名字的陶行知——看思想的与时俱进等。根据学习内容,教师录课融入纪录片、书信、新闻等内容,使乡野课程形式与教学内容多元融合,尽可能地全方位展示陶行知先生为平民教育奋斗的人生轨迹,深刻的教育思想和卓越的教育功绩。

乡野文化之美:乡土资源与课程的自然整合

随着社会的转型,年轻人进城务工,我国很多乡村呈现虚空的状态,乡村文化开始没落。在乡村长大的孩子从小被教育努力读书的目标是挣脱农村。线上课程的录制跳出封闭的空间,以广阔的乡村为真实的课堂场景,从农家院子墙内,鸢尾花旁,老房子前,到海棠树下、桃林间、黄泥地里,力图呈现社会主义新乡村欣欣向荣的面貌。在教学视频中,远山与天空化成天然的背景,鹅声、鸟叫、鸡鸣变成自然的配音。教师根据不同的场景着装,融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农村的花草、坛子都是活教材。学生在上课的同时也在欣赏乡村之美,感受乡土文化,他们说“看到了李子柒的生活”,原本紧张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自然。与智能感知、虚拟仿真等技术相比,乡土资源对于因疫情暂时生活在农村的教师而言就是天然的真实的“活教具”。教师利用这些教育资源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在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受到乡土文化浸染,重新审视固有的乡村印象,激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树立建设农村的志向。

实景教学的拓展:从乡野到生活的课堂延伸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这样的线上课程对教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精于教学内容,又要善于开发多种教育资源,还要具有一定的视频制作技能。摄影选修课教师以农家小菜为素材,教授拍摄技巧,还原乡村悠然的生活状态,以另一种视角诠释乡野之趣;环保课教师把课开到了河塘边,使学生在家也能感受到水质量对生活的直接影响;心理学教师发挥绘画特长,绘出生活情景的漫画,以新视角切入展开教学。一系列教育行动的开展,都是思维观念的革新。课程能开在乡野上,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开在厨房、博物馆;教学道具可以选择锄头,也能拓展到家用电器和星空。学生是教师面前的学生,也可以成为家长、教师的“老师”,以“教”为“学”,以“教”促“学”。近日的故宫博物院直播,给大众提供了云游故宫的机会,这本质上也是未来“教育+研学”的另一种线上发展的趋势。

云端赋予教育线上更多的可能,平时因为时间、经费等各种因素制约而难以做到的事情,在疫情期间反而做得更好,网络技术提供了课堂向生活延伸的可能,向实景教学延伸的可能。

本文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20年6月28日第03版:课程周刊教改视野

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06/28/content_581771.htm?div=-1

发布时间:2020-06-28